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大约下降6℃。
1. 海拔与气候的关系
海拔越高,氧气越稀薄,因此温度随之下降。通常情况下,海拔与温度的关系是每升高1公里,温度降低大约6度,反之每下降1公里,温度升高6度。这种关系是因为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离地面越远,得到的地面辐射越少,温度也就越低。每上升100米,温度下降0.6摄氏度。温度与海拔的关系可以用公式表示为:t = 20 - (6 × h),其中t代表温度,h代表海拔高度(单位:千米)。
2. 气温的定义
天气预报中所说的气温,是指在观测场中离地面1.5米高的百叶箱中的温度表上测得的温度。由于温度表具有良好的通风性并避免了阳光直接照射,因此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气温的差异是造成自然景观和我们生存环境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与我们的生活关系非常密切。
影响气温的因素包括:
1. 人类活动:如城市的热岛效应、大气的温室效应,以及人类营林与毁林、兴修水库与围湖造田等活动都会对气温产生影响。
2. 纬度:纬度越高,气温越低。高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小,接收的太阳辐射较少,因此气温较低。
3. 地势:地势越高,气温越低。例如,山间盆地、河谷气温较高,而山地阳坡比阴坡气温高。
4. 海陆位置: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受海洋影响大的地区气温变化缓和,而受陆地影响大的地区则相反。
5. 洋流因素:洋流也会影响气温,例如,同一纬度的两个地区,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