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染色质丝螺旋缠绕,缩短变粗,高度螺旋化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包括两条并列的姐妹染色单体,这两条染色单体有一个共同的着丝点连接着。
并从细胞的两极发出纺锤丝。(高等植物的纺锤体直接从细胞两极发出,高等动物及某些低等植物的纺锤体是由中心体发出纺锤丝而行成的)梭形的纺锤体出现,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纺锤体的中央,细胞核分解,核仁消失,核膜逐渐解体。
中期:细胞分裂的中期,纺锤体清晰可见。这时候,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的两侧,都有纺锤丝附着在上面,纺锤丝牵引着染色体运动,使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上。这个平面与纺锤体的中轴相垂直,类似于地球上赤道的位置,所以叫做赤道板,分裂中期的细胞,染色体的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便于观察清楚。
后期:染色体分裂成单染色体,每一条向不同方向的细胞两极移动。
注意:生物种类的不同,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也不同。例如,黑腹果蝇有4对共8条染色体,人有23对共46条染色体,洋葱的细胞内有8对共16条染色体,水稻有12对共24条染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