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文翁石室历史

admin

在公元前143年至公元前141年间,蜀郡太守文翁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地方官办学校——文翁石室。这座学府以其独特的学风和人才辈出的成就,在西南地区声名显赫。汉武帝于公元前124年下令在全国范围内仿照文翁的模式兴办教育,进一步推广了其影响。

然而,历经二百多年后,东汉安帝时期的一场大火严重损毁了石室,连同成都城一同遭受破坏。直到公元194年,蜀守高氏才对石室进行了修复。同年,石室被正式定为益州州学,地位进一步提升。宋代,石室更是在这里刊刻了石经,北宋时继续增刻,直至宣和年间才完成了十三经的全部刻制。

到了明清时期,石室经历了张献忠据蜀的动荡,一度变为废墟。1661年,政府在旧址上建立了府学,延续了四川学校的教育传统。清朝三百年的四川教育,石室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康熙年间,四川按察使刘德芳在此地建造了锦江书院,随后在1902年,成都师范学堂取代了书院,直至辛亥革命后改名为成都联合中学。1940年,学校更名为四川省立成都石室中学,并在1948年被评为全国优良示范中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学校于1952年再次更名成都第四中学。然而,文革期间,石室中学再次遭受毁灭性打击,清代的建筑几乎荡然无存。直到1983年4月,学校才恢复了其历史名称——石室中学。

扩展资料

文翁石室是全世界唯一的一所连续办学两千多年未有中断、未曾迁址的学校,是我国第一所由地方政府开办的学校,多年来为成都培养了数不清的人才,郭沫若、王光祈等人均出自石室,至今仍是我国名校之一。 如今已是一所国家级重点示范性高级中学,位于成都市文庙前街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