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紫金山路1号的兴宁市第一中学,简称“一中”,是我高中生涯的所在地。她以“梦起飞的地方”为招生口号,吸引着众多15岁的少年。我作为这所学校少有的校友,拥有三年的青眼塘记忆。
从家所在的小区出发,经过一段路程,我每日都会经过一中的后门——东门,这成为了我三年高中生活的日常。选择一中,不仅因为它离家近,方便回家,还因为其“梦起飞的地方”的口号。在2010年8月,我踏入了这所学校的校门,开始了为期三年的高中生活。
入学第一天,校方会贴出分班表,壮观的A4纸列出了不同班级。一中通常会依据学生的入学成绩将学生分为几个特别的班级,而我有幸成为了其中一员。虽然在表格中找寻自己的名字有些许挑战,但这也是我融入新环境的一次小小考验。
回忆起中考成绩,全县级市88分,全校66分,那是体育带来的幸运数字组合。父母一直相信我,尽管有时他们的预测更像是在鼓励我。
青眼塘的校歌,是“神山苍苍,宁水泱泱。青眼塘前,桃李芬芳……”。2010年9月,音乐课上,我们学习了这首校歌。虽然歌曲难度不小,但我会哼唱前面几句,希望未来能学会整首。
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是青眼塘校园生活的一部分。尽管过去十年的校友可能对此不甚熟悉,但周一的升旗仪式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那“四大高压线”的规则。
“四大高压线”包括:打架、上网、盗窃和谈恋爱。作为青眼塘的学生,我坚守纪律,未曾触碰这些高压线。打架、上网、盗窃是需要承担严重后果的行为,而恋爱则被赋予了温暖和责任。
尽管没有经历过轰轰烈烈的恋爱,但我的朋友们的故事却精彩纷呈。他们曾遇到心仪的人,互相支持度过难忘的日子,有的甚至携手步入大学,共同成长。我的朋友们,你们的爱情故事,是我青春最宝贵的回忆。
课间一歌是青眼塘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学生们会演唱各种歌曲,从励志到友情,从感恩到流行。陈奕迅、Beyond、范玮琪、张雨生和汪峰等歌手的歌曲广受欢迎。通过课间一歌,学生们不仅锻炼了唱功,也增进了友谊。
在青眼塘,每个年级都有自己独立的教学楼,我在范剑冰教学楼学习了两年,高三时转到了朱健文教学楼。教学楼一层大厅的公告板上,贴有老师们和同学的照片,其中不乏未经过PS处理的素颜照,这不仅展示了老师们的专业形象,也让同学们在看到自己的照片时有了复杂的感受。
青眼塘不仅是一所学校的名称,更是一段青春记忆的载体。在这里,我结识了朋友,经历了成长,留下了无数值得回忆的瞬间。青眼塘,是我青春的见证,是我心中永远的“梦起飞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