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自古以来就是三国五邑之地,素有善国之美誉。这里历史悠久,古迹众多。大康留天齐庙,后称“奚公祠”,建于唐初,明、清均有重修。大殿三间,东西廊房各三间,庙地15亩。庙门前有棵唐槐,树干虽空,仍长势旺盛。大韩村观音庙,大殿三间,供观音像,庙地15亩。每年正月初一有香火会,但1950年后活动终止。北辛村关帝庙建于明初,庙地12亩。善庄观音庙建于明成化年间,清咸丰年间重修,庙碑7块,1952年建学校时毁像。北官庄村东的始祖庙,建于元代,有前殿后阁,庙前有二十四孝图石刻碑。大山口始祖庙,建于元代,庙前有条横穿东西的道路。庙宇经历多次重修,庙前排列有二十四孝图石刻碑。庙会每年农历三月十八日,盛况空前。
滕州境内还有一处驰名的道教圣地——元代龙泉观,位于薛国故城东北1里许,今官桥镇西王庄村南。据明万历十三年《滕县志》记载,元代道人张志玉重修龙泉观。1993年,该碑额被调至滕国故城文公台碑林。
官桥天主教堂,1928年始建,1935年落成。礼拜堂15间,与后院西楼两间全系西式建筑。1967年活动中断。
古树作为历史的见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传说和典故。滕州最古老的树木是位于滕州市西岗镇清泉寺内的国槐,树龄2800年,树高15.5米,胸围6米,平均冠幅13米。另有大康留古唐槐,树中空可容两成人站立,五人对抱。大康留村的唐槐,传为唐代所植,树干中空劈裂,树基有树瘤。柴胡店镇官路口村的两株古槐,树龄皆在1000年以上。福胜寺旁的唐槐,树龄1000余年,树干中空劈裂,树基有树瘤。滕文公台前的古国槐,树龄1300余年,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古树。
葫芦套村的西北柿树,树龄230年,树高9米,胸围105厘米,冠幅10.5米。梨树王树龄达360余年,主干丈余,其围合抱,每年产梨达300公斤左右。据当地百姓讲,此“梨树王”曾受到朱元璋“御封”。这些古树见证了滕州的历史变迁,也承载着当地人民的敬仰之情。
滕州拥有这么多的古树,说明滕州不仅历史文明悠久,而且有大树成长的好气候、好环境。古树的存在,不仅体现了当地人民对自然的尊重与保护意识,也见证了滕州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无数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