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历史变迁

admin

1950年1月,中国成立全国首所由中央教育部直接领导的工农速成中学,即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前身,以探索和开创工农教育“速成”为主要任务,因此命名为“北京实验工农速成中学”。4月3日,开学典礼由新中国首任教育部长马叙伦亲自主持,副部长钱俊瑞、韦悫、林砺儒等出席,学校受到了广泛关注,如《人民日报》的专题报道。

1952年,学校更名为“中国人民大学附设工农速成中学”。1955年后,普通高中班招生质量高,包括了来自四中和保送生等优秀生源。学校发展多元,1956年起,工农速成中学班、高中班、预科班等多种编制共存,直至1958年回归人大领导,正式成为正规中学,仍保留“工农”二字,以体现其历史背景。

随着教育转型,1960年,人大附中开始招收初中生,逐渐转变为初高中兼有的学校。1963年,工农学员毕业后,学校正式更名为“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学校设施不断完善,如北一楼、北二楼的宿舍,行政办公楼、西教学楼的建设,以及图书馆、食堂和校办厂的扩建。

1970年代,人大附中的体育成就显著,篮球比赛多次夺冠。1978年后,随着中国人民大学的复校,学校恢复了与大学的隶属关系,并再次更名为“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世纪末,学校开始与海外学校进行远程教学试验,并在21世纪初进一步开展与国际的在线教育合作,如与美国堪顿中学、日本的远程教学项目以及创办的网校,提供在线教育服务。

2005年,人大附中在远程教育领域的国家级课题项目“中学教育示范工程”中取得显著成果,其成果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这标志着学校在教育现代化道路上的不断前行。

扩展资料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简称人大附中)是一所享誉中外的著名中学,坐落在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中心,校园绿草如茵,红墙白窗,学苑的规整宁静中浸润着自然的素朴清新。学校左邻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右依中国人民大学,与中国科学院一街之隔,尽享得天独厚的人文地理优势和科学文化氛围。人大附中先后被授予“北京市首批高中示范校”、“全面育人,办有特色”、“全国劳技教育先进校”、“全国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等称号,2007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