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驹,北宋末南宋初江西诗派诗人,字子苍,号牟阳,陵阳仙井(今四川井研县)人。曾从苏辙学习。徽宗政和初年,因献颂入仕,后被贬官至华州(今陕西华县)蒲城县市易务。曾知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后为著作郎,宣和五年(1123)被任命为秘书少监,次年升中书舍人兼修国史。高宗绍兴元年(1131),知江州(今江西九江)。绍兴五年,在抚州去世。
韩驹早年的诗,苏辙称之为似储光羲,因此得名。后来的诗,刘克庄认为他“有磨淬剪裁之功,终身改窜不已,有已写寄人数年,而追取更易一两字者,故所作少而善”。韩驹诗的特点是讲究“字字有来历”,锤字炼句,气格流动朗畅。
韩驹生活于动乱之际,其诗作流露出旧京之思,感情较为真挚深沉。他善于用典,很少堆砌,锻造精练的作品。他的诗“密栗以幽,意味老淡,直欲别作一家。紫微(吕本中)引之入江西派,驹不乐也”。著有《陵阳先生诗》4卷,有宣统庚戌(1910)姚埭沈氏《江西诗派韩饶二集》本。
扩展资料
次韵馆中上元游葆真宫观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