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教师课时量核算标准

admin

教职工工作量标准的制定旨在确保教育质量。普通高中教师的周课时量原则上在10到14节之间,其中语文、数学、英语每周为10节,而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每周则为12节。对于音乐、体育、美术、通用技术、心理健康、信息技术等学科,每周课时量为14至16节,中职学校可根据专业特点适当调整。

在初中教师方面,课时量则设定为12至16节。具体而言,语文、数学、英语每周为12节,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体育等学科每周14节,音乐、美术、综合实践、信息技术等学科每周为16节。

小学教师的周课时量设定为14至18节,其中语文、数学每周为14节,其他专任教师每周为18节。这里周课时数的下限是以语文、数学课为标准确定的,其他学科教师周课时数折算标准及学校管理人员、职员的工作量由学校根据满负荷原则,结合实际确定。

针对班额较小的村、完小,其周课时数将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此外,中小学校长(含党组织负责人)、副校长,内设机构领导原则上需兼课,且工作量需达到相关规定要求。其他管理人员、群团组织负责人原则上由专任教师兼任,做到一人多岗。

这一系列标准旨在保证教育工作的全面覆盖与均衡发展,确保每位教师都能在合理的工作量内发挥出最大的教学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