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武胜中心中学,其悠久历史可追溯至1925年,最初名为武胜县简易师范学校,历经多次更名,最终在1958年定名为四川省武胜中心中学。该校在1946年即开设高中课程,为武胜地区的高中教育开创了先河。学校占地面积220亩,建筑面积达4.6万平方米,绿化面积2.8万平方米,拥有43个教学班,现有在校学生2600余人,教职工151人。
位于山水环绕之地,近邻定远古镇,遥望天印众山。悠悠江水环绕学校,四条公路、三个渡口连接着武胜各乡镇。学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打造环境育人,近年来已建成可容纳近万人集会的文化广场,四周环绕着花圃、校友林、校训碑、校志铭、名人塑像以及名言碑刻、文化长廊等文化设施。校园环境古木参天,绿树成荫,花果飘香,风景宜人,心灵得到净化,情思得到升华。
学校被授予“园林式学校”和“校风示范学校”,在8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培育了近3万名初高中毕业生,为大中专院校输送了1.75万名新生。学校在各级党政的关怀下,在校友的倾情支持下,抓住机遇,加大投入,完善设施,优化办学条件。近年来,学校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校园建设,包括实验教学、现代教育技术综合楼、校园网、图书室、运动场等,硬件设施不断完善。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育人”的办学理念,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强化基础,激活潜能,知行结合,培养特长”为办学特色,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优化师资队伍,优化教学,深化教改教研,努力开办特色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近年来,学校通过实施教师“七个一”工程,全面启动教师继续教育,加强学历、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基本技能的培训,注重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名师工程,搞好名师助推活动。形成了素质精良、作风过硬、结构合理、富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教师队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42人,学历达标率95%,高级教师35人,中级教师61人,有特级教师1人,市县名师11人,受到国家级表彰的教师2人,省级表彰的教师6人。
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科学管理,狠抓教学质量。在不利的竞争中,学校领导和教师依靠拼劲和实干精神,抓管理、抓教学、挖潜力,重视基础知识,从起始年级抓培优补差工作,加强过程管理和绩效管理,搞好教学工作“九落实”。在高考中,学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升学率居广安市农村中学前列。
针对实际,学校认清教育形势,更新教育观念,理清办学思路,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特”的办学理念,注重艺体飞工作,强化学校特色教育,成为有影响的区域性农村高中学校。学校学生在中学生运动会中获得好成绩,残疾学生胡云华在四川省第六届残运会中获得三枚铜牌,并获得道德风尚奖,成为第28届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学校在体育传统项目——跆拳道散打成绩逐年提高,代表广安市参加四川省运动会,成绩不断突破。
学校以“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促教”为战略思想,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建立科研机构,健全科研制度,增加经费投入,建立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积极投身课改和课题研究。立足校情,搞大众教研,讲究运用,研教结合,注重实效,师生互动,规范操作,重视管理。几年的探索,成绩显著。学校承担的省、市、县级教育科研课题已有多项结题,获得多项奖励。
学校被列为广安市实验基地校,四川省课改样板学校,多项教育科研课题的申报和研究工作取得显著成果,多个科技创新课题获得各级奖励。学校在教育科研、教学改革、素质教育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培养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学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