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历史沿革

admin

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作为学校的学术文献中心,服务于教学与科研,是推动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关键平台。它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图书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6年8月,起源于杭州南山路的杭州师范专科学校图书馆。随着学校的发展,图书馆也经历了多次变迁,1958年学校升级为杭州师范学院,图书馆随之更名为杭州师范学院图书馆。1962年合并浙江教育学院、浙江体育学院后,图书馆整合为浙江师范学院图书馆,分馆分别设立在体育场路和文三街、文一街校区。

1970年,浙江师范学院分拆,图书馆也随之调整。1974年学校恢复,图书馆也随之重建。1983年,专科部图书馆并入,图书馆迁入新馆舍,面积达到5400平方米。1985年,浙江师范大学成立,图书馆也随之更名为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在此期间,邵逸夫先生的慷慨捐助和国家教委的支持下,1986年至1989年,建成了以他名字命名的现代化图书馆——邵逸夫图书馆,这座建筑不仅是当时浙江省一流的设施,还荣获了国家教委的奖项。

90年代,图书馆进一步现代化,电子阅览室和光盘检索网络建立,图书管理开始采用计算机系统。1999年,馆藏信息实现网络化管理,2000年又增设了中国学术期刊镜像站点,图书馆服务进一步扩展,实现了资源的共享。目前,图书馆致力于提供自动化管理、数字化文献和网络化的服务,努力提升为高水平的大学图书馆。

随着学校规模和教育水平的提升,图书馆大楼于2006年落成,集传统与数字资源于一体,强调人性化服务,成为读者交流的平台。现有总面积51191平方米,提供4200个阅读座位,为读者提供全方位、高效的服务,每年接待读者超过150万人次,借阅量超120万册,涵盖图书借阅、参考咨询、信息推送等多元服务,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索知识的重要场所。

扩展资料

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包括图文信息中心和邵逸夫图书馆两部分,是浙江师范大学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与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现有藏书1,915,592册,电子图书70万册,中外文期刊7000余种,3000余种国内外中、英文核心期刊及专业期刊,形成了文、理相结合,以教育科学为重点的多学科藏书体系,基本覆盖了全校各类学科专业,具有较完整的中、外文文献情报检索体系的馆藏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