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普朗克常数,记作 h,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常数,用于描述量子的大小。
2. 在量子力学中,普朗克常数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3. 马克斯·普朗克在1900年研究物体热辐射规律时提出,电磁波的发射与吸收是离散的,而非连续的。
4. 这一离散的能量单元被称为能量子,其大小为 hv,其中 v 是辐射电磁波的频率。
5. 普朗克常数 h 因此被定义为一个基本物理常数。
6. 普朗克常数的数值大约为 h=6.6260693(11)×10^(-34) 焦耳·秒 (J·s)。
7. 若以电子伏特(eV)·秒(s)为单位,普朗克常数则约为 h=4.13566743(35)×10^(-15) eV·s。
8. 普朗克常数的单位是能量与时间的乘积,也可以理解为动量与位移的乘积,即牛顿·米·秒(N·m·s)。
9. 在计算角动量时,常用到 h/2π 这个值,因此引入了约化普朗克常数(reduced Planck constant),有时也称为狄拉克常数,以纪念保罗·狄拉克。
10. 若需进一步了解普朗克常数及其相关应用,请访问以下网址:[请提供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