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两天在东软信息学院以及大连理工大学做了两场讲座,中间包括同学的咨询以及提问反馈,让我印象很深刻,这两所学校的差距不言自明:一个是985高校里的知名学校,一个是一个三本学校。我之所有决定还需要来做那么一点点的尝试和突破,可能缘与一个技术人员心底里那么一点点的情怀:我有时相信,作为一个技术人员,有时我们或许比其它人更缺少一些视野和机会。
两场讲座下来,中间无论是同学的反馈、现场的气氛,还是后面留下和我交流的同学,都有着非常大的差距,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
这个显然是一个假命题,或者说一个没有任何疑问的命题:我们高考那么苦,为的就是上一个好大学,好的大学意味着名气、意味着将来有一份好工作,意味着人的交际圈子会有更高的品质,意味着。。。。
普通的中国人,有两个出身,一个出身是你真正的家庭,另一个出身是你的学校。虽然许多人在批判这种出身论,认为英雄不问出路。我们也见过许多出身学校一般的人,可以做出非常好的成绩的。但是这些不能成为我们的理由和自我慰藉的理由:遇到任何问题的时候,第一个想法是给自己找理由,找借口,然后继续着以前的生活和经历。
但是当我们把眼光放到一些优秀的学校的时候,就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越是好的学校,有着良好的氛围,有着优秀的师资,有着优秀的同学,从而形成的这种氛围,成为影响一个人成长成功的长久的有效的环境。
当你知道一个北大或清华最优秀的同学,依然每天学习工作十几个小时,当你看到哈佛大学图书馆凌晨4点的时候亮着灯的时候,当你看到哪怕一个能进入投行的所谓其它人可望不可及的牛人的时候,只看到他们年薪百万的光鲜外表时,却不知他们每周至少工作100个小时。
对比现在绝大多数大学生的生活,我们应该感到那么一点点的汗颜。
环境以及在这个基础上影响人的思维习惯,或者独立思考的意识
求知、思考和行动。
当同一个机会摆在不同的人面前的时候,有人一脸茫然,觉得那些机会好象从来跟自己没有关系,哪怕你告诉他有人成功了,他却认为自己没有能力。而另外一些人,非常热烈地过来和你讨论,并且愿意马上为之实施去奋斗去努力。当你身边都是优秀的人时,不知不觉你也会被成优秀的人。而当你激情澎湃想做一番努力的时候,周边的人却一脸茫然,过着自己快乐的大学生活时,不知不觉,你也会被同化人都是凡人,有着超强毅力的都是少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