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意!专业是我选的,所以我很满意!
我的专业是信息与计算科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原名叫“计算数学”,是一门以数学为基础,以信息领域为背景,借助计算机为工具的新兴的交叉学科,所以它是一个地道的数学专业。以数学基础、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的专业基础理论为主要的基本理论,通过信息论、科学计算、运筹学等方面基础知识的教育和数学模型建模、数学实践课、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的训练,注重学生解决工程中的科学计算、软件开发和设计、信息处理和编码等实际问题的能力。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从字面上看很容易与计算机专业或信息工程专业混淆。实际从课程设置来看,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数学与计算机并重的学科,稍微偏向计算机专业,属于软件技术领域中偏于基础的部分,重点在于对计算理论和算法的研究。而计算机专业则是侧重计算机软件的设计,信息工程专业是侧重信号处理等。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统计、数学模型、离散数学、模糊数学、实变函数、复变函数、微分方程、物理学、信息处理、信息编码与信息安全、现代密码学教程、计算智能、计算机科学基础、数值计算方法、数据挖掘、最优化理论、运筹学、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图形学、c/c++语言、java语言、汇编语言、算法与数据结构、数据库应用技术、软件系统、操作系统等。
微分方程数值解法、数值接近与计算几何(与计算机图形学不同,后者是用计算机实现图形识别的技术,而本课程是用计算机逼近表达一些计算机难以用二进制描述的函数(如lnX)的专门技术)、数值代数(主要研究如何用计算机以最快的算法计算高阶矩阵)。这三门课程中没学过任何一门都不能算是合格的毕业生。事实上,这三门课程是联系数学与计算机、把数学应用到计算机、用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的最基础课程,没有这三门课程,谈何信息与计算。可以说,有了这三门技术,计算机才能表达、计算各种函数,才能不断提高软硬件的性能,才能用计算机计算很多对人来说根本无法解答的方程。
进入大数据时代,信息与计算科学是其重要的技术保障,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所培养的数据建模、数据分析、数值计算和软件编程能力恰恰是大数据时代所需要的核心能力。
数学与计算机
从个人发展来看,选择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意味着无论就业还是深造都有更广阔的选择空间。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涉及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所有基础知识,是本科专业中很好的跳板,拥有强大数理基础的学生可以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共同竞争,在金融教育等领域也有很好的适应和学习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该专业是数学类专业,但要学习计算机课程一点也不少,因此不建议不喜欢编程的考生报考。
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掌握信息科学和/或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及一些专用软件),具有基本的算法分析、设计能力和较强的编程能力;
了解某个应用领域,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某些科研或生产中的实际课题;
对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理论、技术及应用的新发展有所了解;
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软件开发能力。
计算机类:计算机系统结构、微型计算机系统、并行分布/处理与智能计算机系统、计算机软件、人工智能与智能控制、计算机图形学及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信息处理与应用、计算机设计自动化与计算机科学理论。
自动化控制类: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模式识别,测控,精密仪器,导航制导。
数学类:基础数学,计算数学,应用数学,运筹学,金/融数学,系统工程。
经/济类:统/计/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投/资,产/业/经/济学。
管/理类:运筹学,企/业管/理。
信息与计算科学就业趋/势,毕业生在毕业以后,可以在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机信息处/理、经/济、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软件开发或者是管/理部/门从事一些实/际应用、开/发研究或者管/理/工作。
既然信息与计算科学属于数学类专业,那么热爱数学是最重要的要求,毕竟这个专业的大部分课程都是以数学理论和知识为主的,除了数学以外的其他课程则是计算机相关课程,而学好数学对于学好算法起决定性作用,因此打好数学基础是学习本专业的必然要求。
数学是所有学科的基础,也是本专业的主干学科,学习数学需要具备极强的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当然,学习该专业又能进一步培养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对编程思想也非常有帮助,比如在数值算法中想到最简洁高效的解法。
信息与计算科学的主干学科是数学和计算机,开设的课程中包含很多计算机相关课程,比如程序设计与算法语言、编码理论等,要想学好这些课程,学生不能厌烦编程。学好编程和软件对学生未来的就业也十分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