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始于1997年10月筹建,翌年开始招生。前身是1979年成立的音乐理论教研室,负责全院的史论公共课,开设课程包括外国音乐史、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艺术概论、中国民歌、音乐美学、音乐名作、音乐文学等。教研室成员包括崔其焜、关伯基、张文倩等多位资深教师。
1995年,教研室并入音乐研究所,所长为罗小平,副所长周广平、何平,党支部书记汪波,秘书汪红珺、陈宏。后音乐学系从研究所中分离出来,独立建制至今,主要人员来自原音乐理论教研室,并增加了年轻一代新教师(均为硕士)。
音乐学系目前是广东省高校名牌专业,学科建设、师资力量、学术水平、课程设置等方面在广东省音乐教育机构中处于领先地位。开设的专业主干课程覆盖了音乐学的所有基本学科,包括历史音乐学、音乐美学、音乐心理学、民族音乐学、戏曲与曲艺、音乐人类学、音乐形态学、音乐社会学、音乐阐释学等。
音乐学系教学队伍实力雄厚,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均具有优势,涵盖教授/研究员、副教授、讲师/助研、助教等职级,其中不乏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研究生导师。教师队伍中有赵宋光、陈天国、幸祝香、罗小平、吴丽玲、黄虹、邓希路、闫笑雨、刘大坚、周凯模等多位知名专家。
音乐学系学科带头人及主讲教师业绩卓著,在各自研究领域中积累了深厚的学术积累,并展现出丰富而引人注目的成就。在多学科与跨学科研究中,赵宋光教授以其在哲学、美学、数学、音乐美学、音乐形态学、律学、民族音乐学领域的研究而闻名,罗小平教授在音乐美学领域有着显著的学术地位。
音乐学系在民族音乐学、音乐美学、音乐心理学等领域展现出强大的研究实力,赵宋光、陈天国、王沥沥、周凯模等教授在岭南音乐、音乐人类学、音乐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贡献突出。音乐学系还设有音乐心理学实验室,支持科学研究。
在西方音乐史学、中国音乐史学方面,音乐学系同样具备成熟的研究体系,罗小平、黄虹教授等教师在该领域有着丰富的研究成果。
音乐学系在科学研究基地与研究项目方面亦有建树,包括岭南音乐研究基地,以及与广东中医药学会合作的研究项目等。音乐学系还承担了国家级教材《高中艺术》的研究与编写工作。
在学生状况方面,音乐学系目前共有四个年级在读学生,总人数97人。近三年报考人数稳定在每年约200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