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专,全称为师范专科学校,是一类专门培养初中、小学教师的高等教育机构。在中国,这类学校由省和专区双重领导,以省或专区为主导设立,通常设有两年或三年制的教育课程,课程设置依据初中和小学的教育大纲。
1922年,教育部发布的《学校系统改革令》指出,为弥补初级中学教育的不足,师范专修科可以在大学教育科或师范大学中设立,也可以独立于师范学校或高级中学。这一政策促进了师范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师专教育经历了规范化阶段。1982年,教育部制定了师专的教学计划,包括汉语言文学、历史学等10个专业,课程内容分为政治理论、外语、教育理论实践、体育和专业课程。师专学生的入学途径主要通过全国高考,考试合格者将获得专科学历。
师专毕业生在完成全日制统招专科教育后,会获得《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这些都是他们的学历和就业凭证。
总的来说,师专是为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重要途径,它的存在和规定对我国教育体系的完善起到了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