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考核包括日常考核、轮转考核、年度考核。
1、日常考核
日常考核是对培训对象在每个科室轮转期间的表现进行持续性、形成性的评价,主要由带教老师根据培训对象的医德医风、临床职业素养、出勤情况、临床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打分。
2、轮转考核
轮转考核是对培训对象在每个科室轮转结束后的综合水平进行评价,主要由科室主任或者带教老师组织实施,采用书面考试、口试、操作考核等方式,考察培训对象的理论知识、临床技能、病例分析等方面。
3、年度考核
年度考核是对培训对象在每年度培训结束后的总体水平进行评价,主要由培训基地组织实施,采用书面考试、口试、操作考核等方式,综合考察培训对象的医德医风、临床职业素养、出勤情况、临床实践能力、培训指标完成情况和参加业务学习情况等方面。
过程考核的要求:
1、科学性
过程考核的内容、方式、标准和方法应符合培训大纲的要求,反映培训对象的临床能力水平和素质,体现培训目标的导向作用。这就要求过程考核要有明确的依据和目的,不能随意制定或者执行。
2、规范性
过程考核应有明确的组织实施方案,包括考核时间、地点、形式、内容、评分标准等,保证考核的公平、公正、公开。这就要求过程考核要有统一的规范和流程,不能随意更改或者调整,要保证考核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3、有效性
过程考核应及时反馈考核结果,指导培训对象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促进培训质量的提升。这就要求过程考核要有及时的沟通和反馈机制,不能只是单向地传达或者通知,要能够帮助培训对象找出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4、可操作性
过程考核应简便易行,避免过于繁琐或复杂,减轻带教老师和培训对象的负担,提高考核效率。这就要求过程考核要有适当的简化和优化,不能设置过多或者过难的考核项目或者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