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今年8岁,各方面表现还算不错,学习成绩中等偏上。但我觉得他特别没有上进心,其实他要是认真点,学习上再努力一些,成绩会更好。可每次我们这样教育他的时候,他就爱说:我们班谁谁谁还不如我呢。特别是考试以后,总会非常详细地告诉我们考得不如他好的都是哪些同学,从来不说那些比他考得好的。怎样才能让他向上比而不是向下比呢? 马紫月:当家长抱怨孩子总是爱和比自己差的同学比时,忽略了一个前提,就是孩子为什么喜欢去比。原因大概有两点:一是这个时期的儿童正处于自我价值评价建立的阶段,他们需要通过不断和同龄的孩子进行比较,更多地发现自己的优势,从而建立起比较正向的自我评价,使他们在以后的成长道路上更有自信地融入到群体当中,二是很多家长试图通过为孩子树立榜样来激发孩子不断上进,从而达到家长心目中的那个期望值,那就是比其他孩子更优秀。但是这种比较的方式到了孩子眼里很可能被理解为:妈妈认为我不够好,因为我不如谁谁谁。为了维护正向的自我价值,孩子自然要本能地反抗,来声明自己其实已经做得很好,因为有很多人都不如我呢。 我们会发现其实孩子和父母的内心期望是一样的,只不过孩子倾向于不断进行自我认同,而家长则忙于为孩子寻找目标、树立榜样。殊不知这个“目标”可能只是别人的目标,而榜样也就失去了激励的作用。比较合适的方法是,家长能够从拿孩子和别人作比较的旋涡中抽身出来,帮助孩子建立更加正向而坚实的自我评价。也就是说,我们确实需要引导孩子向上比,但不是和别的孩子比,而是和他自己。比如说,每次考试以后,这位家长可以帮助孩子一起分析:“不错,你什么什么地方比起你上次有了很大的进步,做得真好!”或者:“哦,你这个地方做得没有你上次做的好,是遇到什么困难了吗?我们一起来想办法,你能做得更好。”这样一来,比较的对象是孩子本身,他不会反感,而真正看到了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自我价值建立起来,目标也就变得更加实际而有效了。 田佳:这问题如果换做孩子来问,恐怕会变成:爸爸妈妈为什么总爱拿我和成绩好的同学比?孩子刚上学的时候,我也有过类似的教训,好在及时发现而且迅速改正了。孩子总向下比,我总结出两点原因:一是对那些不如自己孩子的,特别是成绩方面,我们做家长的常常不会给予过多的关注,因为毕竟不是自己的孩子。二是父母喜欢用别的孩子的长处比自己孩子的不足,导致对自己的孩子越看越不顺眼,而孩子为了在自己父母心目中的地位,会用向下比的方式来提醒父母:我已经很好了,这也算是一种自我保护吧。明白了孩子的心理之后,我调整了对待孩子的方法。当孩子再说别人还不如自己的时候,我也会和他一起分析那个孩子的问题在哪里,自己应该如何避免。 向下比其实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成人也常常会有此心理,只要孩子总的趋势是向上走的,不妨把这种比较看做是一种积极的心理调适。原载《少年儿童研究》:家教版(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