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北京师范大学)的培养方案包括三个关键部分:岗前培训、日常培训和高级研修。岗前培训侧重于提升辅导员对岗位的认知和能力,通过系统化的课程,确保他们具备基本技能和应对工作所需的准备。日常培训则关注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以时事、事务和问题为导向,辅以基础理论,以增强辅导员的应对新环境和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高级研修部分,基地提供学生事务硕士、博士研修班,通过学位提升强化培训的长期效果。以专业学位为主导,采用菜单式课程设计,允许辅导员根据自身专业背景选择所需课程,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深度学习。
为了提升培训的效率和质量,基地致力于创新培训方式。首先,建立数字化资源库,实现网络化培训,方便辅导员随时随地学习。其次,通过案例库和情景教学,提供实战经验的学习平台。同时,通过科研平台,推动学生工作向专业化发展,进行实效性研究。基地还依托学校的优质师资和专业优势,建立专家资源库,提供专家讲座等资源支持。此外,基地鼓励学术研究,促进辅导员学术成果的形成,并通过论坛和学术沙龙,促进辅导员间的交流和知识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