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英文名称通常直接翻译,如清华大学、武汉大学、东北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然而,师范大学的英文名称“Normal University”让许多人感到疑惑。师范大学被翻译为“普通的大学、正常的大学”是否过于简单?当然不是。
“师范大学”英文翻译源于世界上最早的师范学校——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其校名中使用了“normal”这个词。在法语中,“normal”意为“模范”或“标准”,因此“Ecole Normale”意为“标准学校或模范学校”。在中文中,“师范”源自古语“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老师是学生的标准和典范,这与“normal”所强调的模范和标准理念相符。所以,将“师范大学”翻译为“标准的学校、规范的学校、典范的学校”更为贴切。
最早使用“normal”翻译师范大学的是日本人,在1872年建立的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即现在的筑波大学前身)使用了此词。之后,这一翻译方法传入中国,并在1923年美国学者杜威访问中国时,北京师范大学采用此法翻译学校名称为Peking Normal University(后改为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其他中国的师范类大学也沿用了这一翻译方法。
在英美等国家,师范学院通常被称为“teachers’ college”或“the college of teachers”,这些国家没有专门的师范院校,只有综合性大学内的师范学院。例如,哥伦比亚大学下设的教育学院就是“Teachers College”。因此,英美国家的“师范大学”翻译通常会直接采用“teachers’ college”或“college of teachers”,而非“normal university”。
总的来说,“师范大学”翻译为“normal university”源于历史传承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在不同语境和国家中,对于“师范大学”的翻译会有不同的理解。下次再遇到这个翻译时,希望你能够理解其中的渊源和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