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是实证之学,也格外需要积累,所以基础要打得扎实。
我建议大家首先可以找一些学术史的书来读,例如《中国历史学四十年》(肖黎主编)、《历史学百年》(刘新成主编)等,也可以找《中国古代史导读》(肖黎、李桂海主编)等更为具体的入门之书,对整个学术界的状况、热点问题和著名学者的情况与观点有一个宏观的把握。
史学理论也很重要,这方面的书还是有不少的,《现代人与历史的现代解释》(李桂海)、《历史学的思想与方法》(杨豫)等,不一定要很系统,刚开始最好找一些可读性比较强的著作来读。
关于中国古代史的知识体系,我介绍白寿彝总主编的《中国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2册是最好的教材,挑自己感兴趣的朝代读。
其他还可以经常到图书馆的期刊资料室去找相关的杂志来读,例如《中国史研究》、《历史研究》等,也是泛读,找自己感兴趣的篇目读。
如果对阅读中国古代文献兴趣不大,也可以先根据兴趣找一些今人著作来读(例如柏杨先生的《中国人史纲》就比较好读,也可以作为读其他更专门著作的基础)。
此外,读书的时候要注意寻找问题,要有自己的想法,即使这种想法不成熟,甚至后来还被证明是错误的,否则只是简单地学习、吸收别人的东西,是难成大器的。
学术的生命在于创新,从最开始的阅读就要注意找寻自己的兴趣点,发现问题。
在读上述书刊的时候,注意做好笔记。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记笔记的方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就不用我多讲。
经过这样的积累,慢慢就可以形成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再进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