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即有关文化、科技、卫生方面的内容知识在农村普及,促进农村文化、科技、卫生的发展。大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团中央首次号召全国大学生在暑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1996年12月,中央宣传部、国家科委、农业部、文化部等十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1997年,“三下乡”活动在全国正式开展。
2022年2月,中央宣传部公布2021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示范项目、优秀团队、服务标兵名单
三下乡——是指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
文化下乡包括:图书、报刊下乡,送戏下乡,电影、电视下乡,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
科技下乡包括:科技人员下乡,科技信息下乡,开展科普活动;
卫生下乡包括:医务人员下乡,扶持乡村卫生组织,培训农村卫生人员,参与和推动当地合作医疗事业发展。
自中宣部等十部委联合下发《通知》以来,科协系统积极开展“科普之冬”、“科技之春”、“科普宣传周(月)”、“科普千里行”、“科普百乡行”、“少数民族科普示范工程”等科技下乡活动。
卫生系统积极送卫生下乡,促进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各高校系统的大中专学生在文化下乡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通过“三下乡”实践活动既促进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又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按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成长成才;既传播了先进文化,又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接受先进文化的哺育;既服务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又服务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