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和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社会形态。
2.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
3. 近代中国的社会基本特征:
- 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 中国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 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 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作用,但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其发展缓慢,力量薄弱,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有联系。
- 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各地区的发展极不平衡,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 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日益贫困化,生活困苦且毫无政治权力。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及其特征,是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和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结合的加深而逐渐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