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郑州大学谁提的字

admin

1955年,中央曾计划将青岛的山东大学迁至郑州,改名为“河南大学”。但高校内迁的计划最终被搁置,随后中央决定在郑州建立一所综合性大学,命名为“郑州大学”。学校筹备工作由嵇文甫、龚依群、霍炳权、刘椽、吴富恒、崔成、王岳、董树德等人组成,嵇文甫担任主任,龚依群、王岳为副主任。

1956年4月,刘椽教授作为山东大学的总务长和化学系主任,先期赴郑,得到了省市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援,确定在郑州市建设区的菜王、焦家门、蜜蜂张和兑周四个村征地922亩作为郑大首期建校用地。经过一年的努力,大学路西侧建起了四幢朴素典雅的红楼,用作数、理、化三系的办公教学楼;大学路东侧则建成了东生活区。

1956年8月,高教部杨秀峰部长亲自来郑协调关系,确保了郑大5个月即可开学的速度记录。同年,高教部决定郑州大学的数、理、化三系面向全国招生,郭沫若先生题写了校名,为这所新成立的综合性大学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郭沫若先生的题字,不仅代表了他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也体现了他对郑州大学未来的美好祝愿。这所大学在成立之初便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建设过程中,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合作,使得郑州大学能够迅速建立并投入运行。郭沫若先生的题字,更是为这所大学增添了一份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底蕴。学校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教育为先,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人才。

在郭沫若先生题字的激励下,郑州大学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一所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综合性大学。学校注重科研创新,积极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推动学术进步与社会进步。未来,郑州大学将继续秉承“求实创新”的校训,致力于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