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在厦门大学内构建了一个多元化且深入的学术架构,旨在推动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创新发展。学院下设四个主要系别:计算机科学系、自动化系、电子工程系、通信工程系,每个系均专注于不同领域的深入研究与实践,培养出具有深厚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除了四个系别,学院还设有五个校内研究机构:电子信息研究所、智能图像与信息系统研究室、人口资源环境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语言技术中心、系统与控制研究中心。这些研究机构在各自领域进行前沿探索,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推动技术进步。
学院内部按照二级学科设立了16个院内研究所,这些研究所主要围绕信息科学领域进行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研究。通过这些研究所,学院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源和实践机会,也推动了跨学科合作与创新。
值得一提的是,学院还与福建省合作,共同设立了福建省集成电路设计工程技术中心。这一合作不仅加强了学院与地方产业的联系,也为福建省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综上所述,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通过其丰富的系别设置、研究机构以及内部研究所,构建了一个全面而深入的学术生态,旨在培养顶尖的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推动学科发展,服务社会需求。
扩展资料
厦门大学工科的建设可以追溯到学校创立初期,早在1922年7月,就设立工学部。1937年厦门大学改为国立,以后相继创办土木工程、电机工程、机械工程、航空工程四个系,构成工学院。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工学院的毕业生遍及海内外,为反对日军侵略和人民解放战争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解放前夕,工学院的学生占全校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