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班级管理的模式包括

admin

班级管理的四种模式

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在不知不觉中都有自己独特的管理模式,仔细分析一些班主任的管理,可以归结为四种模式:专制模式、监护模式、支持模式、联盟模式。

专制模式:班主任在布置任务和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都是以命令的形式,规定班级中的学生必须接受自己的命令,否则就要受到惩罚。专制的班主任在学生中很有权威,都觉得自己很清楚什么样的行为是对的,什么样的学生就是优秀的。学生只能是被动接受老师的指令,没有任何的辩解的机会。学生可以说是迫于老师的威严和权力,结果造成的是学生依赖老师,所有的事情都在等待着老师的指令。这样的管理模式表面上学生很听话,但是往往是低效的。

监督模式:班主任管理的思维是制定出班级的一系列规章制度,然后采取各种措施监督学生,违反规则制度马上就给予一定的惩罚和处理。学生处于安全的需要,为了避免受到处罚,甚至得到一些奖赏被动接受班级的规章制度。这种管理模式的基础是好的规章制度,但是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一味以制度来管理,对学生的成长不一定有好处。因为学生只是被动合作,迫于安全与利益的需要。

支持模式:班主任的管理思维是帮助学生成长。班主任假设学生并不是故意违反一些班级和学校的规章制度,而是因为缺少一个支持的学习氛围。班主任觉得自己有责任营造一个为给予学生支持的学习氛围。比如学生经常迟到,并不是一味地批评和惩罚学生,而是听听学生到底是什么原因迟到,再帮助学生克服现实中的困难。由于学习与生活中获得了一种支持,学生得到了高度鼓励,自然愿意参与班级的活动中来,增加了对班集体的认同感、归属感。

联盟模式:班主任和学生是一种伙伴的关系。这样的关系学生会感觉到自己对同学、对老师、对学习的重要性。学生努力学习不是由于有人命令、有人监督,而是由于他们有一种对他人的义务感和责任感。这样的管理模式,学生常常是自我训练。学生对班级有高度的热情,在班级中获得了尊重和自我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