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的学生们近日参与了一场特殊的活动——捕鱼。学校湖内的鱼儿经过几年的生长,已经变得相当肥美。学生们捕获的鱼以鲢鳙最多,此外还有鲤鱼、黑鱼和鲈鱼等。这些鱼是学校后勤处早些时候投放的鱼苗,定期捕捞是为了维护生态环境。
此次捕鱼行动的触发原因是,学校认为鱼儿已经长得太大,继续生长可能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因此,学校决定让学生们下湖捕鱼,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为学校提供了额外的食材。
至于为什么之前没有人捕鱼,可能是因为学校有专人负责定期捕捞,但这次可能由于时间紧张或计划安排上的疏漏,未能及时捕捞。也可能是学校故意留下这些鱼,供学生们体验捕捞的乐趣。不过,具体细节我们无从得知,因为这些决策是由学校领导层做出的。
在重庆医科大学这样一所高等教育机构,捕鱼活动通常会有专人负责,不会出现私人捕捞的情况。学生们也会遵守学校的规定,不会进行未经许可的捕捞活动。
湖中肥美的鱼儿在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显得尤为珍贵。这样健康、未经污染的鱼类在当今实属难得。这让人不禁联想到日本排放核废水的事件。
在4月22日的人民政协网采访中,中国海洋学会理事、海洋生态专家、青岛市政协委员陈尚从多个角度解读了日本核废水排放可能带来的危害。他指出,核废水对海洋中的生物种类有着严重的威胁。如果核废水真的排入海洋,将对海洋生物构成巨大的生存挑战。
即使在现在,我们也很难看到像重庆医科大学湖中这样肥美的鱼儿。如果鱼类遭受放射性物质的污染,后果将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