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之路上,无数教育者披荆斩棘,探索教育新路径。在中国大陆,从北至南,又从南至北,众多知名校长推动教育改革,书写他们的“南渡北归”故事。这些校长们的足迹,开辟了方向,激励了无数寻梦者。
01
王占宝的教育理想
江苏和深圳的教育圈里,王占宝的名字广为人知。他曾先后担任南京师大附中和深圳中学的校长。在他的领导下,这两所学校成为了江苏和深圳的“最强高中”,王占宝的名字仿佛就是传奇。
王占宝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中,凭借扎实的成绩,从一名语文教师逐步升到学校的中层干部,到副校长、校长。他乐在其中,将“办出一些好学校”视为爱好和宗教。
在南京师大附中,王占宝推动集团化发展,构建集团下属的多所学校,如南京树人国际学校、南师附中江宁分校等。他注重教育的国际化,推动南师附中向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学转变,增设国际文化理解、比较、双语教学的课程群,并重视教师的出国培训。
在2010年,王占宝担任深圳中学的校长。他提出“执两用中,创造未来”的发展策略,将深圳中学建设为一所学术性高中,创新课程体系,强调学生个性化发展,提高重本率和考入国内外名校的学生人数。
退休后,王占宝继续投身教育,创办并担任南京汉开书院、淮安汉开书院、盐城汉开书院、深圳汉开数理高中校长,致力于办出好学校。
02
王铮的改革先河
与王占宝相似,王铮也以教育改革著称。他曾在深圳中学力开先河,进行教育转型,为后继者王占宝改革提供了参考。在深圳中学,王铮全面推行课程改革,推出走班制、导师制、学生辅导中心等改革举措,强调个性化的教育和学生的自由平等、独立民主等精神。
2009年,王铮回到北京出任北大附中校长。他开启更深刻、更彻底的变革,使北大附中具有大学的氛围。王铮取消传统的行政班和班主任制,实行走班制和书院制,为学生提供多元课程选择,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
尽管王铮的改革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整体成绩下滑和家长担忧,但他的改革探索了中国基础教育的可能性,推动了教育改革的进程。
王占宝和王铮的教育改革之路,从北到南,又从南到北,见证了中国基础教育的变革、融合,成为无数“南渡北归”者的时代缩影,鼓舞了更多教育同行以更自信、更拼搏、更圆满的姿态奔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