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费师范生的分配政策分为两种:部属公费师范生与省属公费师范生。前者包括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入学门槛较高,学术要求严格。相比之下,省属公费师范生的入学要求较低,主要针对特定区域的考生。
省属公费师范生的分配原则较为明确,考生在报考时即确定了毕业后的服务区域。这些区域通常为考生的家乡或附近地区。考生应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是否报考。如若报考,需在提前批录取前做出决定,一旦被提前批录取,后续批次的录取将失效。
公费师范生的分配工作由当地教育局负责,考核内容包括在校表现和面试。在校表现考核内容涵盖学业成绩、纪律表现和荣誉奖项等,面试则主要为试讲环节,由教育局领导打分,综合成绩将决定分配顺序。
部属公费师范生在入学后需签署三方协议,涵盖师范培养高校、免费教育师范生和生源地行政部门三方。毕业后,学生需返回生源地报到,并参加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举行的双选会。双选会汇集全省各中小学,师范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若未能在双选会上找到合适岗位,将由省级行政教育部门进行分配。
部属公费师范生的分配机制更加灵活,根据个人能力和需求,在双选会上选择心仪的岗位。而省属公费师范生则需在指定区域内就业,以满足地方教育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