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红梅,女,博士,副教授。1997年从南京农业大学植物生理与生物化学专业毕业,获得硕士学位。后于2006年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学专业,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其研究领域聚焦于植物逆境生物学,深入探索高等植物和蓝藻光合作用(PSII)对逆境适应的机制,质膜和液泡膜 H-ATPase 与植物耐盐性的关系,以及重金属超积累植物对重金属胁迫的光合作用响应机制。
目前,龚红梅致力于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等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她的科研成果显著,主要参与了以下几项国家级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光系统Ⅱ对高温胁迫响应机理的研究》(项目编号:30370360)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煤层生物甲烷的形成机理研究》(项目编号:40972109)
3.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煤层生物甲烷的生成条件及过程研究》(项目编号:200804600001)
通过这些科研活动,龚红梅不仅在植物逆境生物学领域取得了丰富的学术成果,而且在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的教学工作中也展现了卓越的教育能力,为培养新一代科研人才贡献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