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作为中国最顶尖的学府,每年吸引着众多学子的目光。2013年,这两所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根据《清华大学2013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和《北京大学2013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我们可以一窥究竟。清华大学的6644名毕业生中有98.5%实现了就业,其中本科毕业生为98.1%,硕士毕业生为98.7%,博士毕业生高达99.1%。北京大学9071名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7.44%,本科毕业生为97.37%,硕士毕业生为97.88%,博士毕业生为96.49%。就业率的计算方法相同,包括深造和就业毕业生数量占毕业生总数的比例。深造包含国内升学和出国(境)留学,就业则涵盖签订三方协议、灵活就业,如直接与用人单位签约、自主创业或自由职业。
2013年被称作“史上最难就业年”,根据《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13届硕士毕业生签约率为26%,本科毕业生为35%,分别比上一年下降了10个百分点以上。尽管如此,清华北大依然保持了高就业率,这显示出它们作为老牌名校的稳固地位。在学科分布上,清华大学工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8.6%,理科为95.7%,文科为99%。工科和文科毕业生倾向于直接就业,比例分别为47.7%和67.9%;理科毕业生则更多选择继续深造,比例为61.1%。北京大学的情况与清华大学类似,理学类本科毕业生为96.19%,工科类本科毕业生为99.04%,人文类本科毕业生达到99.34%,社科类本科毕业生则为99.58%。
从学历层次看,清华大学本科国内升学比例为54.4%,出国(境)留学比例为27.3%,合计81.7%;北京大学本科国内升学比例为40.1%,出国(境)留学比例为28.9%,合计69.0%。这表明,超过半数的本科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理工科毕业生尤其如此。这种趋势反映了学生对于增强自身竞争力和暂时躲避就业压力的考虑。从单位性质看,清华大学签三方就业的单位以企业单位为主,其中国有企业占据了43.8%,远超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的总和。就业单位前二十名几乎全是央企或大型国企。北京大学的情况略有不同,签约比例最高的是高等教育单位和其他事业单位,分别达到38.61%和31.76%。
毕业生们更倾向于留在经济发达地区就业。清华大学毕业生在北京的就业比例高达53.7%,广东为9.8%,上海为6.9%。北京大学毕业生在北京的比例为65.63%,广东和上海的比例分别为3.84%和2.29%。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占据明显优势,而只有大约15%的毕业生选择去中部和西部工作。在留学方面,2013年清华毕业生出国(境)深造比例为17.5%,首选美国,占71.8%,其次为英国、中国香港、德国、日本和加拿大。超过六成的深造毕业生在世界排名前50位的大学留学。北大的情况与清华基本一致,3119名本科毕业生中有901人选择出国留学,硕士4242名毕业生中有280人出国,博士1710名毕业生中有131人出国。清华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熊义志教授表示,清华学生毕业后出国留学的比例近年来持续下降,其中研究生下降最明显,已从2007年的15.2%降至2013年的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