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你从什么时候开始才真正认识了自己”这一问题的含义,我理解有两个重点:一个重点是已经认识,而不是说开始认识;另一个重点是“认识了”前面的“真正”二字,这是说认识的程度,讲的是基本上的、比较符合实际的认识。
按照上述的理解,我认真回顾个人的人生经历,感到我真正认识了自己,是60岁开始的。为什么是60岁开始的?理由有三:
一是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决定主观,实践决定认识。客观世界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而存在的,并且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们的主观世界也会随着发展变化;人对自己主观世界的认识,是随着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开始的,并日趋发展和深化的。回首往事,我到了60岁,经历过了漫长的岁月,见识到了广阔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饱经了风风雨雨,品透了酸甜苦辣,看透了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基本上能够开始正确认识客观事物和主观世界。
二是按照俗话说的“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的观点,人到了五十,就该上知天命,下晓人事。但是由于我们都是60岁退休的,退休以前,还在工作,工作状况还没有定论;50多岁,孩子也没有成人结婚,老人也还在着,所以,家庭状况也还在变化,很难准确的做出结论;不到60岁,身体还算可以,但根据有关专家的说法,60岁前后,身体变化会比较大,出不出问题,也很难估计,健康状况难以预料。我50岁到60岁这10年的事实,有许多是出乎意料的。到了60岁以后,工作划了句号,家庭有了眉目,身体健康状况也有了底数,所以,才开始真正认识了自己。
三是到了60岁,实践经验的积累和认识水平的提高到达了较高的水平,为正确认识自己提供了保证。有句话说,嘴上无毛,办事不牢。为什么办事不牢?就是因为太年轻,实践经验不足,认识水平不高,认识改造客观和主观世界的能力不强。到了60岁,满头白发,一脸沧桑,要经历有经历,要心思有心思,要经验有经验,要办法有办法,基本上到了人生最成熟阶段。这个时候,再回头看自己,由于已经看淡了功名利禄,对自己才能认识的完整一些,客观一些。
总之,人过60看自己,很有必要,正确的看待自己,也有可能。我回首往事,感到自己有长处,有成功,也有短处,有失败。唯一可以自足的是:以前能够平平淡淡的做人,踏踏实实的办事;现在是幸幸福福的度日,健健康康的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