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为什么博士后的年薪远远高于大学老师(刚入职)

admin

博士后的年薪之所以往往高于刚入职的大学老师,主要原因是博士后通常没有编制。在这个背景下,博士后与大学老师的薪资对比显得更为明显。以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为例,几年前已不再设立师资博士后,转而按“特聘研究员”方式安排。其中,最后一个师资博士后在考察期前,华工提供20万元年薪,深大则提供30万元,但并未获得正式聘用。考察期结束后,待遇转为讲师。在编制方面,我国大学的正式编制有着严格的标准,对每个等级的工资有明确规定。有编制的教师的工资水平因此受到严格限制。尽管博士后在转正前可能享有较高的薪酬,但是否能成功转正还需看个人表现。

很多人低估了编制带来的福利和博士后薪资中的水分。博士后,尤其是特聘研究员,其收入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各类人才补贴和项目经费,学校和学院的投入其实并不多。然而,他们面临着极为严格的考核任务,非升即走的压力巨大。以武汉大学为例,前年有112个博士后,最终只有4人转正,许多人还经历了不止一个合同期的考验。这种血泪工厂的情况在985/211高校中逐渐成为常态。

在编制与非编制教师之间,正式编制教师享受的福利更为稳定且全面,而博士后或特聘研究员则面临更高的风险。他们所获得的“高待遇”往往包含了各种不确定的费用,且学校在支付薪酬时并不总是痛痛快快。此外,博士后在合同期内需要投入大量时间与精力进行科研项目,但成果往往难以带走,这使得他们在合同到期后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

对于理工科院校而言,仅拥有正式编制的教师才有资格使用学校资质接横向项目,而特聘研究员等职位通常不允许这样做。这意味着,特聘研究员的收入完全依赖于合同的约定,且在合同期间,他们的命运几乎完全掌握在学院手中。综上所述,了解行情并谨慎对待高薪的承诺至关重要。在考虑从事博士后研究时,应当充分认识到其中的挑战与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博士后研究不仅面临薪资待遇的不确定性,更可能影响到个人的职业发展、家庭生活以及心理健康。在选择这条道路时,应当综合考虑自身的兴趣、能力以及长远的职业规划。对于有编制的教师而言,他们拥有更为稳定的工作环境,这为个人的成长与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在选择研究路径时,应仔细权衡利弊,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