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班委最好的5个职位:班长、学习委员、团支书、心理委员、纪律委员
班长可能有两个,男班长、女班长,主要是男女生宿舍好分开管理,毕竟一个班长天天宿舍间乱跑也是有点累。但也分,班级男生人数多(理工类院校),女生人数过多(师范类等院校),那可能就不分那么清了,就一个。
班长和辅导员、授课老师对接,负责上传下达,组织其他班委开展班级活动,基本上乱七八糟的事导员都会通知班长。不过这个也看导员,有的导员直接联系生活委员、学习委员等通知他们各自职责范围内的事情,有的则不会,要班长自行分配工作事宜。
班长是认识全班同学的,毕竟要开展工作,人都认不全就比较麻烦了。班长既要和老师对接又要和同学沟通,事情比较多,比较杂。好处是老师同学都认识,假如办事得力,更容易得到老师认可,也因此,很多“好事情”,老师会先想到班长。知根知底,推荐出去不会出错,比推荐班级里面其他不熟悉的学生要保险的多。
团支书和初高中的团支部书记工作类似,基本上就是负责和团委对接,什么五四征集稿件,负责团员证,举办团课学习等。开展活动,策划活动,写材料,做展示PPT……有的团课学习是常规活动,一月一次。团支书的文书工作比较多,工作比较细,当然,配合班长开展工作,基本也能认识全班同学。
学习委员嘛,就是分管学习,协助任课老师的教学工作。有的教授喜欢直接跟学生沟通,收发作业不用学委操心,有的教授就喜欢直接跟学委对接,那么收全班同学的作业就在所难免。老师要调课,通知学委(有的老师也喜欢找班长);老师要收作业,找学委;老师要了解学生的情况,找学委;大家期末复习不会了,找学委。
所以学委基本认识每一个教过的老师,老师也最熟悉学委,那相互认识了,故事就来了。我当学委的时候,有一门专业课是学院的副院长教,后来熟了,有问题、困惑,经常去办公室找老师聊天,老师也很愿意了解我的想法和感受,对我关注更多,鼓励更多,收获也更多。(相信我,大学和老师搞好关系,运气不会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