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关于心理学各种术语的详细解释,书上的理论看不懂

admin

在心理学领域,许多概念和术语看似复杂,但一旦理解其原理,便能揭示人类心理活动的奥秘。例如,减法反应时是指在一个实验中,通过对比两种作业的反应时间,来确定特定心理过程所需的时间。假定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个特定心理过程,而其他条件相同,那么这两个作业反应时间之差即为该特定心理过程所需的时间。

加法反应时则是根据信息加工阶段来计算反应时间。斯滕伯格提出,完成一个任务所需的时间是各个信息加工阶段所需时间的总和。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相互制约,则它们仅作用于同一个加工阶段;反之,若两个因素的效应独立,则可以相加,分别作用于不同的加工阶段。

阈下知觉是指在刺激强度低于绝对阈限时,虽然不足以引起明显的感觉,但可能会引发行为反应。例如,尽管听不到某个声音,但可能会因它而产生眨眼反应。这种现象揭示了人类感知的复杂性。

开窗实验是一种研究方法,通过直接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可以清晰地显示信息处理的不同阶段。然而,该方法也存在局限性,因为后续的作业可能受到先前作业的影响,包括对之前作业内容的复查、信息提取和整合等。

信号检测论则关注人类感受性和判断标准对信号检测的影响。它强调个体的感受性和其持有的判断标准如何共同作用于信号的检测过程。

自动加工是指一种无需心理能量、不受意识控制且无法避免的加工过程。这种加工通常非常快速,可以在不需刻意注意的情况下完成。

负启动效应是指先前的加工活动对后续加工活动产生的抑制作用。当这种启动效应起到抑制作用时,我们称之为负启动效应。相反,若启动效应促进后续加工活动,则称为正启动效应。

去极化、反极化和复极化是生物学中的重要概念,描述了细胞膜电位的变化过程。去极化是指膜两侧的极化状态减弱,而反极化通常指的是膜极化状态变大,即超极化。复极化则是指细胞膜去极化后再向静息电位方向恢复。

LTP(长时程增强)是指通过短暂高频刺激突触前纤维,突触传递效率和强度会显著增加,并能持续数小时至几天。这一现象揭示了大脑记忆和学习机制。

信息的跨细胞传递涉及信息如何跨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例如,激素通过细胞膜内外受体传递信息的过程,展示了信息如何在细胞间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