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共管理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旨在应对西方国家的财政危机与信任赤字,通过一系列变革措施推动公共管理向市场导向转变。这一理论的核心观点由法汉姆及霍顿提出,具体包括:
(1) 强调战略管理的作用,在设定政策目标时注重理性途径,确保政策议题的明确。
(2) 重新设计组织结构,使之与政策制定和执行分离,建立明确的责任单位,提升行政效率。
(3) 推动组织结构扁平化,通过授权给管理人员,提高组织响应速度和执行效率。
(4) 采用经济、效率和效能标准衡量组织表现,发展绩效指标,实现组织成就的可比较性和可测量性。
(5) 转变现有政策,使之适应新公共服务模式,强调与市场及社会价值观的契合。
(6) 运用人力资源管理技术,从集体主义转向个人主义,动员员工支持,推动持续变革。
(7) 构建弹性、响应性和学习型公共组织,将公众视为顾客、消费者和市民,提供以需求为导向的公共服务。
(8) 以契约关系取代传统信托关系,确保公共管理更加透明和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