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科学方法的特点是整体性、综合性、动态性和最优化。
一、整体性:
系统科学方法的整体性特征,要求我们在对事物的研究过程中,从整体与部分的相互依赖、相互结合、相互制约的关系中揭示系统的特征和运动规律,从而使系统分析与系统综合、归纳和演绎、局部和整体、个别与一般协调一致。
二、综合性:
系统科学方法把分析、综合、数学、逻辑等各种方法结合在一起,把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学科的综合和研究方法的综合。
三、动态性:
系统科学方法的动态性特征要求关注系统状态与时间的相关性,随着时间推移,关注系统的状态转化,系统科学方法力求掌握和运用好动态性,既注重对系统的科学预测和研判,也注重让系统充满生机和活力。
四、最优化:
最优化特征要求在研究和解决问题时,采用时间、空间、程序、主体、客体等方面的峰值,从系统多种目标、多种可能的途径中选择最优系统、最优功能、最优运动状态,进行综合优化和系统筛选,运用线性规划等有效方法,实现整体最优效果和最佳目标。
系统科学方法的定义及公共政策意义:
一、定义:
系统科学方法是指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观点,把研究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从整体和全局出发,从系统与要素、要素与要素、结构与功能以及系统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对研究对象进行考察、分析和研究,以得到最优化的处理与解决问题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二、公共政策意义:
一是可以促进政策分析表达严谨化,避免较强的主观性,更多地使用数学符号和特定的逻辑概念。
二是可以推动政策分析视角多元化,系统科学方法属于交叉科学,特别是提供了很多定量分析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公共政策分析中定性分析所无法解决的问题。
三是提升政策实施全过程的精准化,将系统方法中包括模型和仿真在内的一些理论和技术方法应用到政策过程中,能够促使公共部门决策更科学,让我们对社会现象的认识更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