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代词之其他代词(四)

admin

古代汉语的其他代词:

旁指代词

不定代词

相、 见

一、旁指代词 :

他、人

“他”→别的,其他的。

例如:

① 他 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他→别的 ,以→用,攻→雕琢

译文: 别的 山上的石头,可以用来雕琢玉器。

②王顾左右而言 他。 (《孟子.梁惠王下》)

顾→回头看, 他→别的

译文:梁惠王环顾左右就说 别的 话题去了。

“人”→别人

例如:

① 人 之有技,若己有之。(《尚书.秦誓》)

人→别人 ,技→技能,若→好像

译文: 别人 有什么技能,就好像自己有一样。

② 人 唱我和(he四声), 人 先我随。(《吕氏春秋.审应》)

人→别人

译文: 别人 唱我跟着应和, 别人 先做我随着。

二、不定代词:

☞肯定形式:

有、或

这两个代词在现代汉语中没有对应的词语,它相当于英文中的somebody, something大致相当于短语有人、有的……

例如:

① 或 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论语.为政》)

或→有人 ,奚→为什么

译文: 有人 对孔子说,您为什么不从政啊?

②人固有一死,死 有 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固→当然, 有→有的 ,于→比, 或→有的

译文:人本来就要有一次死的, 有的 人的死比泰山还重, 有的 人的死比鸟的羽毛还要轻。

③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或 相倍蓰(xi三声), 或 相什百, 或 相千万。(《孟子.滕文公上》)

齐→相同,情→规律, 或→有的 ,倍→一倍,蓰→五倍,什→十倍

译文:世间万物都是不同的,这是客观规律,它们的价值 有的 相差一倍五倍, 有的 相差十倍百倍, 有的 相差千倍万倍。

☞否定形式:

莫( mo四声 )、靡( mi三声 ) 相当于英文中的 →nobody,nothing…

现代汉语中没有一个与之对应的词,大致相当于短语:

没有谁,没有什么,

没有哪里……

例如:

①溥(pu三声)天之下, 莫 非王土。(《诗经.小雅.北山》)

溥→普遍, 莫→没有哪里

译文:天下 没有哪里 不是王的土地。

②国人 莫 敢言,道路以目。(《国语.周语上》)

莫→没有人 ,以→用

译文:老百姓 没有谁 敢乱说话,在路上都是用眼神来交流。

③天下之水, 莫 大于海。(《庄子.秋水》)

莫→没有什么 ,于→比

译文:天下 没有 水比海更大。

④ 靡 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靡→没有什么 ,初→开始,鲜(xian三声)→很少,克→能,终→结束

译文: 没有什么 事情是没有开始的,但很少能有结束的。

四、“相”和“见”

这两个词很特殊,它们原本不是代词,但具备称代的作用。

副词“互相”

      ↓

动作只涉及某一方

例如

①今王与耳旦暮且死,而公拥兵数万,不肯 相 救。(《史记张耳陈.余列传》)

旦→早晨,暮→傍晚,且→就,公→您,拥→掌握, 相→我们

译文:现在我们马上都有死的危险,而您掌握着数万的军队却不肯救 我们 。

这里的“相”指的是我们 。

②其生子无以 相 活,率皆不举。(《三国志.魏书.郑浑传》)

子→孩子, 相→他们(孩子), 活→养活,率→大都,皆→都,举→抚养

译文:这里的人生了孩子没法养活 他们 ,所以一般都不抚养小孩。

这里的“相”指的是生出来的小孩。

现代汉语书面语中有:相帮、相赠、相送、相告……等中的“相”都是动作涉及的某一方,而不是互相。

称代第一人称“我”“我们”

例如

①步有何过,君前 见 攻之甚乎?(《后汉书.张步传》)

过→过错,君→您, 见→我 ,攻→攻击,之→那么,甚→厉害

译文:我有什么过错使得您之前攻击 我 那么厉害呢?

②家叔以余贫苦,遂 见 用于小邑。(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序》)

以→因为,余→我,贫→穷,遂→所以, 见→我 ,邑→城

译文:我的叔叔因为我贫苦,所以任用 我 在一个小城里工作。

这两例中的“见”都是“我”的意思。

现代汉语书面语中有:见笑、见谅、见教、见疑……等词中的“见”就是“我”的意思。

这节课学习的内容:

旁指代词 :他、人

无定代词 :有、或、莫、靡

特殊代词: 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