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需求的三大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影响因素:收入水平、利率水平、社会商品可供量,物价水平和货币流通速度、信用制度发达程度、汇率、公众的预期和偏好。
1、三大动机
(1)交易动机:指人们在日常交易过程中必须持有货币。
(2)预防动机:持有货币可以应付一些预料之外的紧急支付。
(3)投机动机:指由于未来利息的不确定,人们为了增加资本收益或避免资本损失,可以及时调整资产结构而产生的货币需求。
2、影响因素
(1)收入水平:货币需求量与收入水平成正比,当居民、企业等经济主体的收入增加时,他们对货币的需求也会增加。
(2)利率水平:在正常情况下,利息率上升,货币需求减少;利息率下降,货币需求增加。
(3)社会商品可供量、物价水平和货币流通速度;物价水平和社会商品可供量同货币需求呈正比;货币流通速度同货币需求成反比。
(4)信用制度发达程度:当信用制度发达时,会使货币需求下降。
(5)汇率:当本币汇率下降即本国货币贬值时,对外币需求增加,对本国货币需求就减少。反之,当本国货币升值时,对外币需求减少,对本国货币需求就增加。
(6)公众的预期和偏好:当人们预期物价水平上升、货币贬值时,会减少货币持有,则货币需求减少。
货币需求的分类:
1、交易性货币需求。居民和企业为了交易的目的而形成的对货币的需求,居民和企业为了顺利进行交易活动就必须持一定的货币量,交易性货币需求是由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共同作用的。
2、预防性货币需求。人们为了应付意外事故而形成对货币的需求,预防性货币需求与利息率有密切的关系。
3、投机性货币需求。由于未来利息率的不确定,人们为了避免资本损失或增加资本利息,及时调整资产结构而形成的货币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