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尔本地汉水电站的主体结构包括堆石坝、溢洪道、灌溉引水工程以及电站。其中,堆石坝的顶部长达445米,体积达到了惊人的720万立方米。心墙边坡的坡度设计为1:0.3,基面宽度为0.7倍的水库水深。
大坝的上游有两层平台,下游有四层平台和四条道路,整体平均坡度在上部2/3处为1:1.75,下部1/3处分别为1:2.0和1:2.25。坝顶宽度达到17米。心墙的土壤质地为砂土,天然含水量为22%,最优含水量为14.5%,干重度为1870kg/立方米。平均内摩擦角为13°,粘聚力为1.1kg/cm。心墙上游有两层反滤层,下游有三层反滤层,每层宽3米,由鹅卵石组成。堆石体使用的是从两岸爆破出来的坚硬石灰岩,石块尺寸大部分小于0.2米,抗压强度在80到90MPa之间,内摩擦角为38°。在坝下设有防渗灌浆帷幕,覆盖了从左岸到右岸的溢洪道。
右岸设置有溢洪道,为陡槽溢洪道,设有三个15米×15米的弧形闸门,泄洪能力达到1400立方米/秒。水经挑流鼻坎自由下泄。灌溉引水和电站输水工程也位于右岸,由两条内径分别为6米和9米的导流隧洞改建而成。
大坝的坝壳和不透水心墙的地基开挖至较好的基岩,下游坝壳则座落在风化不太严重的基岩上。在开挖后的坝基上,涂上一层沥青或稀水泥浆以防止干燥和收缩。对于岩石坡度过陡的情况,则会喷上15毫米厚的水泥浆。心墙土料铺土层厚30厘米,使用气胎碾压实,或厚15厘米,使用羊足碾压实,压实四遍。反滤部分的砂卵石用大卡车抛筑,用机器铺平,压实方法与心墙相同。
堆石体从两岸推进,使用卡车抛筑、水枪冲实,水量与堆石的比例为3:1。一次堆筑高度为30米,最低不应低于10米。为了施工方便,堆石的上下游坡度做成梯形,每10米一个阶梯,每个阶梯的坡度为自然坡度1:1.35,而平均坡度等于设计坡度。
扩展资料
德尔本地汉水电站位于伊拉克迪亚拉(Diyala)河上。在巴格达东北230km处。主要效益为灌溉。心墙堆石坝,最大坝高137m,水库总库容30亿立方米,水电站装机11.5万kW。工程于1956年开工,1961年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