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辉博士,中国气象科学领域杰出的专家。现任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总工程师、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同时,作为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数值预报专家工作组成员和亚洲THORPEX区域委员会联合主席,他对全球气象科技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982年,陈德辉从中山大学毕业,随后赴法国深造,1989年获得法国帕斯卡大学物理系气象学理学博士学位。他在法国国家气象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三年后,于1992年毅然回国,投身于祖国气象现代化建设事业。陈德辉博士在国家气象中心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工作期间,担任过多个关键职务,如数控室副主任、主任,国家气象中心主任助理,数值预报研究中心副主任、主任,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和中国气象科学院院长助理,国家气象中心总工程师。
陈德辉博士在数值预报研究和业务应用方面有深厚的造诣,负责完成和主持完成了一系列重大项目,如“八五”国家攻关“台风暴雨监测与预报”、“九五”国家气象中心科技攻关“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和“三峡区域短期数值天气预报”等。这些项目中,他负责和主持的关键课题研究,分别获得国家气象中心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和优秀工作奖。
陈德辉博士主持和承担的国家级科研项目包括国家“863”项目3项、“十五”重点攻关项目1项(“中国气象数值预报技术创新研究”项目专家组副组长)、国家“973”重大基础项目2项。同时,他正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和“十一五”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1项,并参与国家“973”重大基础项目1项。1996年,陈德辉博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被选为人事部“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人才。
陈德辉博士在科技成就方面,提出了新的预报性的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改进的湍流垂直扩散过程参数化方案。他负责完成了“八五”攻关项目中复杂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的移植研制,并主持完成了“三峡区域短期数值天气预报系统”和“基于神威巨型计算机的集合预报系统”的研制。他主持建立了以全球中期数值预报模式T213L31为核心的国家气象中心业务数值预报系统,包括四维资料同化、全国区域暴雨模式、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业务数值预报监控与数据库系统。他提出了新一代多尺度通用全可压非静力平衡数值预报模式框架科学设计方案,并组织队伍,依靠中国科学家的力量,国内首次自主研究建立了新一代全球/区域多尺度通用的数值预报模式。
陈德辉博士在核心刊物发表文章50多篇,国际学术会议文稿20多篇,合著(主编)学术专著5部。他的科研成果和贡献,不仅推动了中国气象科技的发展,也为全球气象科学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