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学,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在香港城市大学就读的体验与见解。
首先,关于是否还适合申请来HK读硕士,我的看法是,尽管19年风波过后,硕士申请数量并未显著下降,HK依然吸引了大量申请人,主要是出于以下几点考虑:第一,HK拥有离家近、教育质量好、海龟身份以及课程时间短等优势;第二,风波后,更多申请人期待“捡漏”,即原本可能申请其他大学的申请人,现转而尝试申请HK的顶尖大学,例如城大和理工;第三,风波逐渐平息,未来几年的不确定性降低,促使更多申请人选择HK。
然而,博士申请则面临不同的挑战。博士申请人相对较少,且“捡漏”机会较小,因为顶尖项目通常会从最优秀的申请者中挑选,录取人数基本不变。博士申请者往往有较强的议价能力,倾向于选择北美、欧洲或澳洲等提供更优条件的国家,而非HK。
由于COVID-19的影响,一些原计划前往欧美国家的申请人可能会转向HK。尽管防疫措施带来了挑战,但新学期有望恢复面授课程,加上香港获得的捐款用于扩建设施,这为TPG申请者带来了更多机会。
在城大就读的经历,我作为商学院授课硕士课程的学生(2016年入学),感受深刻。尽管课程强度大,但努力终有回报,顺利获得Distinction。以下是对城大一些关键点的概述:
城大在全球排名中稳步上升,2020年QS世界大学排名位列第52位,2019年THE亚洲大学排名位列第15位。自2016年以来,其QS排名快速提升,保持在世界50名左右,THE排名也显著提高。值得注意的是,QS排名的“人为可操纵性”相对较大,THE排名则更为均衡,更受内地高校、研究机构和雇主的认可。
虽然城大校园相对较小,但占地面积在香港高校中排名第四,尽管无法与CUHK相比,但仍然超过其他几所大学。最新消息显示,城大获得赛马会慈善信托5亿港币的捐款,用于在原有地基上新建One-Health大楼,预计2022年完工,这将为学校的发展注入新动力。
城大食堂物美价廉,提供多样化的餐饮选择,满足不同口味的需求,但高峰期人流量较大,需要提前规划就餐时间。校园设施集中,便于日常活动,但人流量大是一个明显不便之处。
对于硕士生而言,生源质量参差不齐,主要来自211本科和海归,双非和三本学生比例较小。商学院实力雄厚,AACSB认证为其亮点,申请竞争激烈。教师队伍在经济学领域展现出高水平的教学能力,同时存在一定的教学质量差异。
在就业与升学方面,排名的重要性相对有限。对于就业者而言,个人实力和背景更为关键;对于申请更高层次学位者,项目质量、学术训练强度和导师资源成为关键考虑因素。
日常生活方面,城大位于繁华购物中心“又一城”附近,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购物选择,但实际消费能力受限。国际生比例高,但素质参差不齐,需要保持警惕。学校活动丰富,但时间上可能与繁忙的学习任务冲突。
总体而言,城大是一所充满活力的大学,信息化水平高,电子化服务广泛应用于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对于寻求在亚洲顶级教育环境中学习和发展的学生而言,城大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