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高分:求一个心理学量表的评分标准

admin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公共心理学》评分标准和细则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空,计20分)

1. 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2. 脑,大脑

3. 皮革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

4. 道德意志

5. 动态-过渡态-稳态

6. 慎搭培冯特

7. 反比,差

8. 不均衡,先快后慢

9. 激发、导向

10. 布鲁纳

11. 巴甫洛夫

12. 150

13. 心境,激情和应激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题,计10分)

1. B

2. A

3. B

4. B

5. D

6. B

7. A

8. B

9. B

10. D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5题,计15分)

1. 想象是个体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2分),产生新形象的过程(1分)。

2. 需要是由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缺失或不足引起的一种内部的紧张状态(2分),是个体活动积极性的源泉(1分)。

3. 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完成特定教学任务(2分)可选择的一组有效的教学程序(1分)。

4. 自我意识是指个人对自己的身心状况(1分)、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知(1分)、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意向(1分)。

5. 流体智力指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力(1分),由速度、能量、快速适应新环境的测验来测量(2分)。

四、简答题(计25分)

1. 为什么说人的心理具有高度的整合性?

答:(1)首先,在整个心理过程中,人的认识、情感和意志三个方面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情感和意志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并随着认识过程的深化而不断变化发展的;反之,意志行动又丰富着情感。(2分)(2)第二,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点也是密切关联。个性倾向渗透于各种心理特点之中,个性特点也反映出个人的倾向,两者在总体上体现着一个人完整的个性。(2分)(3)第三,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三者体现着人的整体心理活动在“动态-过渡态-稳态”方面的相互关系和时相特征(2分)。

2. 教学效能感对教师行为有怎样的影响?

答:第一,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2分)。第二,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检验总结和进一步的学习(2分)。第三,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情绪(2分)。

3. 简述智力发展的差异的主要表现。

答:(1)能力类型的差异:指构成能力的各种因素存在质的差异,人们在知觉、表象、记忆、想象、思维等方面都表现出类型差异。(1分)(2)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1分)(3)能力发展的性别差异(1分)。

4. 简述学习动机与学习的关系。

答:(1)学习动机和学习的关系是辩证的,学习能产生动机,而动机推动着学习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一定的唤醒水平,指向特定的学习活动又推动学习,二者相互关联。(2分)(2)动机具有加强学习的作用,高动机水平的学生,其成就也高;反之,高成就水平也能导致高的动机水平。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之间呈倒U字型。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动机的中等程度的激发或唤起,对学习具有最佳的效果。动机过弱不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一个最高点。超过这一点,动机强度的提高会造成学习效率的降低(2分)(3)动机过强或过弱,不仅对学习不利,而且对保持也不利。并且,在难度不同的任务中,动机的强度影响解决问题的效率。动机的最佳水平随课题的性质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课题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课题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2分)。

5. 如何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

答:(1)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1分)。(2)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1分)。(3)加强学生道德意志的锻炼(1分)。(4)注重学生的道德行为训练(1分)。

六、论述题(每题15分,共2题,计30分)

1. 试述气质差异与因材施教的关系。

答:(1)必须正确认识学生的气质差异,有针对性、预见性地培养不同气质类型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5分)(2)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气质类型的差异,针对不同的气质特点,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5分)(3)在教学过程中,应针对学生的不同气质特征,在学习途径、方式和方法上贯彻个别对待的原则。(5分)。

2. 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1)问题情境(3分)(2)定势(3分)(3)功能固着(3分)(4)原型启发(3分)(5)动机水平(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