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综合 2011 年真题
一、名词解释
1鸿都门学
2.中体西用
3.最近发展区
4.元认知策略
5.苏格拉底法
6.道尔顿制
二、简答题
1.试简要评述“环境决定论”。
2.简述在学校教育中怎样培养学生创造力
3.简述德育的疏导原则
4.教育为什么要“以人为本”
三、分析论述题
1.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原则及其对北大的改革措施。
2.试述教学原则中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
3.试述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的内涵。
4.试述杜威的教育思想。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综合 201 2 年真题
一、名词解释
1.京师同文馆
2.生活教育
3.贝尔一兰喀斯特制
4.知识表征
5.自我提高内驱力
6.恩物
二、简答题
1.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
2.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3.简述课程的多样性。
4.简述启发性教学原则。
三、论述题
1.试论孔子的教育思想。
2.论述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
3.述评维纳的动机理论
4.论述教育无目的论。
(1)这个思想是谁提出的?请对这个人做简要介绍。
(2)这个材料的观点是什么?
(3)他的其他理论有什么?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综合 201 3 年真题
一、名词解释
1.京师大学堂
2.三舍法
3.美国《国家在危机中》的报告
4.洛克的“白板说”
5.心理健康
6.学习动机
二、简答题
1.现代教育的主要特点。
2.学校教育的主要价值。
3.个人本位论的观点。
4.教学的任务。
三、论述题
1.蔡元培的基本思想。
2.根据材料分析杜威的教育思想。
3.德育原则中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4.有意义学习的实质与条件。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综合 201 4 年真题
一、名词解释
1.教育
2.苏湖教学法
3.进步主义教育
4.赫尔巴特的教育目的
5.最近发展区
6.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
二、简答题
1.德育的基本途径。
2活动课程的主要特征
3.教师专业素质的主要内容。
4.社会规范学习的心理过程
三、论述题
1.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的主要内容。
2.夸美纽斯关于班级授课制的基本观点。
3.促进知识迁移的措施
4.教育的社会功能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综合 201 5 年真题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目的
2.学校管理
3.教学评价
4.课程标准
5.社会性发展
6.学习策略
二、简答题
1.简述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各要素的相互关系。
2.简述影响人发展的基本要素。
3.简述盂子的教育思想
4.简述赫尔巴特的教学思想。
三、论述题
1.论述德育是培养知、情、意、行的过程。
2.论述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
3.论述终身教育思潮。
4.举例子论述影响知识理解的因素。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综合 201 6 年真题
一、名词解释
1.教育
2.班级授课制
3.榜样法
4.校长负责制
5.接受学习
6.心智技能
二、简答题
1.教育的文化功能。
2.课程设计的基本任务。
3.蔡元培的教育独立思想
4.杜威的教育目的论。
三、论述题
1.教学过程中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的关系。
2.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3.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教育思想。
4.举例论述社会规范学习的心理过程。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综合 201 7 年真题
一、选择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看书名和理论思想,选择对应的人名。(具体题目内容缺失)
二、名词解释
1.操作性条件反射
2.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3.班级授课制
4.双轨学制
三、简答题
1.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2.赞科夫发展性教学原则。
3.评述癸卯学制
4.评述我国基本学制。
四、材料分析题
1.用自我效能感分析材料。(材料部分缺失)
2.辨析教育教学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还是尊重儿童的需要和兴趣?怎么协调二者冲突?
3.评述我国中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选两个问题分析原因并给出解决的思路和方法。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综合 201 8 年真题
一、名词解释
1.终身教育思潮
2.有教无类
3.隐形课程
4.全纳教育
二、简答
1.简述斯宾塞生活准备说
2.简述韩愈对与教师问题的见解
3.简述我国中小学教学方法的内涵和基本类型
4.简述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包含哪些内容
三、论述
1.一位校长说“如果没有升学率的压力,一定会好好搞德育”试通过学校教学和德育的关系分析这一论点。
2.材料:一位老师学习了现代教学方法之后,决定运用课堂中。于是她决定使用“成功教育”的方法,但是没有成功
(1)试通过强化理论分析这位老教师的方法问题在哪里。(2)你如何帮她改进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综合 201 9 年真题
一、名词解释
1.课程
2.学制
3.观察学习
4.颜氏家训
二、简答
1.简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实验教育学的主要观点和意义
2.简述王安石教育改革
3.简述德育过程的定义并说明其规律
4.简述教师的基本素养并说明他们之间的关系
三、论述
1.学生问老师:‘我非常清楚我们家一个月能收多少房租,我的钱够我花一辈子了,我为什么要上学?为什么要读书?分析并评论这位学生的想法,并说明教师应该如何引导?
2.小明期末考试语文成绩不理想,他对同学说:“大家都在猜老师会默写哪一篇文章,你猜中了,我没猜中。”可见所有成败人们都会寻找解释和借口。
维纳提出了成败归因理论。说明成败归因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教育实践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