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的埋深是指(B)。
A.从室外地面到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
B.从室外设计地面到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
C.从室内设计地面到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
D.从室外设计地面到基础垫层下皮的垂直距离
一、基础埋深主要受下列因素影响:
1、建筑高度。基础埋深一般不应小于0.5米,即没过膝盖的深度。多层基础埋深以地上建筑总高的1/10为基准,同时参考“宽基浅埋”原则适当缩减。而多层建筑也可依据地下水位及冻土深度来确定埋深尺寸。
2、基础负荷。采用自重较轻的建筑结构及材料时如轻钢和木结构,可适当浅埋;采用较重的结构与材料如采用常见的砖混和框架结构时,应适当增加埋深。
3、地基土质好坏。土质好、承载力高的土层可以浅埋;土质差、承载力低的土层则应该深埋到实土层。
4、冻结深度。一般情况下基础埋深宜不小于冰冻深度若采用灰土基础冰冻深度应算至灰土顶面若为混凝土基础、毛石基础冰冻深度应算至基础底部或混凝土垫层底部。
土层的冻结深度由各地气候条件决定,如北京地区为0.8m~1m,沈阳则为2m.建筑物的基础若放在冻胀土上,冻胀时会把房屋拱起,产生变形。解冻时,又会产生陷落。
5、地下水位。土壤中地下水含量的多少对承载力的影响很大。一般应尽量将基础放在地下水位之上。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避免施工时排水,还可以防止或减轻地基土的冻胀。
6、相邻房屋或建筑物基础。当新建房屋的基础埋深小于或等于原有房屋的基础埋深时,可不考虑相互影响。若新建房屋的基础埋深大于原有房屋的基础埋深时,应考虑相互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