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5年3月7日开始,中国空军第八批女飞行员的招收工作在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河南、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和四川等12个省的20万名应届高中理科毕业生中展开。与前七次相比,本次招收工作规模更大、检测标准更严格,其原因是,拟在这批女飞行员中选拔我国首位女航天员。从1951年招收第一批女飞行员至今,中国空军已选拔培养了7批300多名女飞行员。从第八批起,招收飞行员的时间间隔将由以往的7至8年缩短为3年。
万里挑一过“八关”
招飞对象要经过外科、内科、眼科、耳鼻喉科、神经科、特检科等116个大项、上千个小项目的航空医学健康鉴定,还要通过智力、记忆力、注意力分配能力、模仿能力、手脚协调能力、耐力和爆发力等航空飞行心理素质方面的选拔。空军在全国设立100多个招飞工作站,对考生进行报名推荐、预选初检、体格检查、心理素质检测、政治审查、文化考试、招飞复查、审批录取等八个“关口”的考核;只有当考生完全符合了政治、身体、心理素质、文化四个条件后,才能拿到《空军航空大学录取通知书》。与往年不同的是,2005年招收的第八批女飞行学员,要求每个学员的高考成绩达到省级本科控制线。据悉,空军招飞复查和审批录取工作将在高考前后进行。
6至7年后有望飞上太空
最后择优录取的30名女生,将进入空军航空大学学习。在大学接受四年培训后,优秀学员有望参加航天员选拔,再接受两至三年的航天员训练,实现飞天梦想。
现役女飞行员不适合航天
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航天员均来自空军优秀的年轻飞行员。自1951年以来,中国空军共招收过7批女飞行学员,共计400余名,实际毕业300余名。如今在飞的,只剩下第5、6、7三批女飞行员。第7批女飞行员文化起点高,整体素质好,但是从选拔航天员的角度看,她们无论知识结构还是年龄,已很难满足航天员的培养要求。
太空研究,急盼“嫦娥”
太空研究,急盼“嫦娥”——女航天员。原因是,从生理构造、心理素质来讲,女性耐久力比男性强,心理素质稳定性高于男性,耐寂寞能力也高于男性;男女搭配在空间站工作可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率;同时可探讨人类在人造密闭空间中男女之间的对比性;为人类向外星球迁移、生存作基础性探索,如研究人类在太空中生存、生育、繁殖能力等。
女航天开始选拔
中国开始选拔第二批预备航天员,初选阶段工作日前结束。经过选拔专家组严格评审,共选出男性候选人30名、女性候选人15名,45名候选人全部是空军现役飞行员。在他们中间将最终选出5名男预备航天员、两名女预备航天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