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地震的回归期什么意思 你说的是地震重现期吧
地震发生在时间上符合泊松分布,即
在t年内,某地区发生n次地震(不管震级大小)的概率P(n),可用泊松分布表达如下:
P(n)=(vt)^n*exp(-vt)/n!
由上式易知,在t年内,某地区都不发生地震的概率为:
P(0)=(vt)^0*exp(-vt)/0!=exp(-vt)
则该地区在t年内至少发生一次地震的概率(此即为超越概率)为:
Ft)=1-P(0)=1-exp(-vt)
其概率密度f(t)为:
f(t)=F'(t)=vexp(-vt)
以上v为某地震年平均发生的概率,它与重现期T0为倒数关系,即:
T0=1/v
于是易得重现期T0与超越概率F(t)的关系为:
T0=1/v=-t/(ln(1-F(t))
由上式即可算出事件某时间段内各种超越概率的重现期。如t=50年,超越概率F(t)=10%的地震,其重现期为T0=474年。
问题二:大多数国家地震设防烈度的重现期是多少 第一水准“小震不坏”:在工程上将50年中可能发生次数最多的烈度称为多遇烈度,也是曲线峰值所对应的强度,故也称众值烈度,并称这种地震影响为小震,小震是发生频率最大的地震。在设计基准期内,众值烈度的超越概率约为63.2%,重现期50年,比基本烈度低1.55度。
第二水准“中震可修”:即全国地震烈度区划表所规定的烈度,基本烈度,50年内超越概率10%,重现期475年。第三水准“大震不倒”:在设计基准期50年内,超越概率为2%~3%的地震烈度,罕遇烈度,也称大震。重现期约2000年,罕遇烈度比基本烈度高约1度。即基本烈度为8度的地区,众值烈度为6.45度,罕遇烈度为9度。
问题三:什么是多遇地震,设防烈度地震和罕遇地震 多遇地震、设防地震和罕遇地震,一般按地震基本烈度区划或地震动参数区划对当地的规定采用,分别为50 年超越概率63% 、10% 和2%~3%的地震,或重现期分别为50 年、475 年和1600 年~2400 年的地震。 多遇地震的理论重现期为50年,设防地震为475年,罕遇地震的7度约为1600年,9度约为2400年。
问题四:设计时,建筑使用年限为100年与罕遇地震的区别什么 10分 1、 设计使用年限:是设计时确定的建筑结构不需进行大修即应达到的使用时间。
在设计建筑的使用期限为100年时,建筑结构应在100年内能承受正常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作用和环境影响,结构和结构构件都必须满足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要求。
2、建筑抗震规范2010第1.0.1条条文说明:
多遇地震为50年超越概率约为63% 设防地震为50年超越概率约为10% 罕遇地震为50年超越概率为2~3% 3.10.3条条文说明: 多遇地震的理论重现期为50年,设防地震为475年,罕遇地震的7度约为1600年,9度约为2400年。
问题五:一级,二级,三级抗震是具体是指什么意思呀?谢谢了 1、抗震等级:是设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按“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等,而采用不同抗 震等级进行的具体设计。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抗震等级划分为四级,以表示其很严重(一)、严重(二)、较严重(三)及一般(四)的四个级别 ,
2、地震烈度:是国家主管部门根据地理、地质和历史资料,经科学勘查和验证,对我国主要城市和地区进行的抗震设防与地震分组的经 验数值,是地域概念。抗震设防类别分为甲、乙、丙,丁类建筑,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房屋抗震设防烈度一般为8度丹 (9度,8度,7度,6度,6度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