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考清华大学心理学研究生,这里想说几件事。首先,很多人对北师大心理学是否为全国最好有所疑问,但学费差异让他们改变了态度。我常常强调,最好的学校并不一定适合所有人,但它确实能成为最好的。初试公平,分数决定一切,但每个人的起点不同,即使同校竞争也存在不平等。每个人的生活背景、学习经历和质量决定了他们是否能冲刺20米或60米。别人能考上北大、清华,不代表你不能,关键在于你是否愿意全力以赴,改变自己的轨迹。这就是为什么二本、三本的学生能考上名牌大学,而你却难以进入普通学校。
愿你我都有敢于梦想的勇气,敢于行动并坚持到底的果敢。
接下来,让我们聊聊清华大学的心理学专业。
清华大学的心理学系有着悠久的历史,始建于1926年,是中国最早的心理学系之一。唐钺、孙国华、周先庚等著名心理学家参与创建,成为清华大学理学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初期设立教育心理学系,1928年调整为心理学系,受美国实验心理学流派影响,强调理论教学与研究,侧重自然科学。1932年成立心理学研究所,1934年定型为理学院六大系之一。
经历了曲折的发展,2006年成立心理学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为理论研究提供了平台。2008年,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恢复成立,凝聚了几代人的努力。
关于清华大学心理学研究生的招生信息。
学术硕士方面,名额有限,每年仅招收5至6名学生,包括推免名额。尽管面对群体并不友好,但还是了解一些信息。
研究性题目难度大,如“心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设计一个2×3的混合实验”,需要高逻辑思维和全面思考。统计、实验、测量、研究方法等,对于想深入研究的同学来说,是必须掌握的知识。
专业硕士方面,招生人数较多,每年约20人,面向在职考生,要求工作经验两年以上。学习方式为非全日制,采取分段集中学习,培养费用为9.8万元人民币。仅招收单位定向生,不转档案、户口,不提供住宿。
针对专硕的真题难度,了解分布、推荐书单和真题分析。今年没有涉及积极心理学,但建议备考时关注基础概念的英文词汇,尤其是普心、社会和研究方法的专业词汇。普心和研究方法的考查最多,其次是社会和管理。主观题考查实验、统计和测量,建议学习后进行深度思考,简答题和论述题考查普心、社会和研究方法。
希望以上信息能帮助你了解清华大学心理学研究生的招生情况和备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