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转正定岗后,实际能够增加的工资数额取决于几个关键因素。转正后的工资增长主要体现在四块工资的增加上:岗位工资、薪级工资、教龄津贴和基础性绩效工资。
其中,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的数额直接与个人的学历相关。例如,中师和大专生转正后通常定为初级职称十三岗,岗位工资为1676元,薪级工资为一级288元。而拥有本科学历或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则通常定为初级教师十二岗,岗位工资为1797元,薪级工资为五级409元。如果教师拥有博士学位,转正后直接晋升为中级职称十岗,岗位工资为2007元,薪级工资为九级,薪级工资为569元。
值得注意的是,基础性绩效工资的数额与教师的工作地点紧密相关。在绩效工资制度刚开始实施时,不同地区的绩效工资总量存在显著差异。比如,县级地区、地区级和省会级的绩效工资总量分别为1.5万、2.8万和4万元。因此,占绩效工资总量70%的基础性绩效工资也会有所不同。同样,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内陆经济不够发达地区的基础性绩效工资也存在差异。
因此,要想准确计算出转正后工资增长的具体数额,教师需要先明确自己的学历,从而确定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的数额。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基础性绩效工资标准和教龄津贴标准(五年之内3元),可以进一步计算出转正后的总工资。通过对比试用期工资,就能得出转正后实际增加的工资数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