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读研之后并不一定就会获得更高的薪资待遇。
以互联网行业为例,现在很多头部大厂并不会以学历来区分薪资待遇,这种学历歧视是受到严格禁止的,同岗同酬是一个基本原则,所以如果读研后并没有竞争到高附加值岗位,就要接受与本科生待遇相同的现实。
学历仅仅是一个学习经历和知识结构的背书,或者说也仅仅是一个走进面试大门的基本条件,能否获得更高的薪资待遇,还要看自己的学习成果和个人能力。
以计算机专业为例,如果在读研期间有比较强的创新成果,那么就会有更多机会拿到高附加值岗位,也有机会进入大厂的研究院,从事专业的科研岗位。
如果没有较强的创新成果,但是有较强的实践能力,那么拿到一个大厂的开发岗往往并不难,但是如果既没有创新成果,也没有一定的实践能力,那么就业难度就会提升,进大厂也会遇到一定的障碍。
其次,读研也并不保证自己一定会成为高端人才。
目前在产业结构升级的大背景下,高端人才的缺口在不断加大,几乎各行各业都缺乏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端人才,因此以研究生为代表的高端人才得到了企业的广泛关注,但是读研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够成为高端人才。
如果读研期间没有做好规划,没有进入导师的核心组,同时也没有什么成果产出,自然就不能简单地认为自己是高端人才。
大家对学历要有一个理性的认知,自己认为花费了时间和精力,甚至为了拿到研究生学历而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就应该有更好的就业,这并不客观,很多同学即使读研了也没有表现出更强的就业竞争力,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自己还没有达到企业的高端人才标准,高学历并不意味着高能力。
总体上来说,读研确实有机会给自己带来更高的职场发展起点,比如一些岗位会对学历有明确的要求,但是已经读研的同学不要把学历看得太重,甚至要轻看学历,要更注重个人能力的提升,充分利用读研期间的学习和科研场景,提升自己的专业认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