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型作为科学研究的重要主题,其本质是含有n个变量的二次齐次函数。二次型有两种常见的表示形式,即多项式和矩阵形式。随着现代计算技术的迅速发展,矩阵计算变得更为便捷,通过使用计算器等工具,研究人员能从矩阵层面获取更多关于二次型的洞察信息。因此,通过矩阵研究二次型,显得尤为重要。
在研究二次型时,最重要的操作之一是变量替换,即X=CY,其中X为变向量在自然基(单位矩阵E)中的坐标,C为替换基矩阵,Y则是该变向量在替换基下的坐标。这种替换下的二次型矩阵A的变形,即AC=B,被称为合同变换。值得注意的是,C作为基矩阵,必须满足满秩条件,因此C也可称为合同变换矩阵。
合同变换的主要目的是简化矩阵。在代数领域,有定理表明,任何非零矩阵A可以通过有限次初等变换变为对角矩阵,并进一步简化为规范形(对角元仅为1,0或-1的对角矩阵)。这里的初等变换保持矩阵的秩不变,具体包括对换行/列、伸缩以及消元等操作。合同变换在矩阵的对称性下,以对称的方式对行和列进行变换,确保了变换过程的对称性。通过合同变换,我们得到以下三个关键点:矩阵的秩不变,矩阵的对称性不变,以及不会改变标准形中任一对角元的正负性。
具体来说,合同变换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首先,将矩阵A与同阶单位矩阵E组合成H的形式,对A进行初等行变换,同时对H进行相应的初等列变换,重复此过程直至A简化为标准形B,此时E也通过相同的列变换转换为矩阵C。通过C和A进行的列变换与行变换,实现了矩阵A的合同变换,表示为AC=B。
在某些情况下,如果A的对角元均为0,可进行辅助的合同变换A'=B,然后对B继续进行类似步骤,直至A简化为标准形。根据合同变换的传递性,若A合同于B且B合同于D,则A也合同于D,表示为AC=D。
通过合同变换,二次型矩阵A最终被简化为规范形。二次型可以被划分为三大类:正(负)定二次型、半定二次型和不定二次型。规范形中的对角元只包含1,-1或0,它们的数量是确定的,分别称为正(负)惯性指数。
二次型的直观图形可以通过数值变化得到体现。二次型f=g(g为常数)的变化描绘了一系列以原点为中心的图形。通过观察二元二次型的图像,橙色平面表示等高平面与曲面的截线。正(负)定二次型的截线封闭,属于椭圆系列;不定二次型截线无界,属于双曲线系列;半定二次型规范形含0系数,表示为f=a1x^2+a2y^2+...+0x^2+...,其中0项称为自由项,可任意取值,此类二次型的截线无界,但在某些方向上有界。
二次型的简化归根结底在于改变线性空间的基。通过式AC=B,原始二次型矩阵A位于自然基中,而合同变换后的矩阵B的基矩阵为C。在观察B时,必须同时考虑其基,否则结果将失去意义。矩阵简化的过程使得二次型的表达式更加清晰,但同时坐标系变得复杂。对于复杂的坐标系,需要采用更具体的分析方法来理解二次型的实际形状和尺寸。
为了找到更理想的替换基,对于实对称矩阵,正交矩阵是一个理想的选择。正交矩阵由单位向量构成,两两正交,相当于单位矩阵E绕原点旋转一定角度。正交变换不会改变对象的尺寸和形状,只是以不同的视角观察对象。正交矩阵的转置等于其逆矩阵,即C^T = C。正交变换是二次型变换中最重要的一类,属于正交变换范畴。对于二次型的简化和分析,正交变换提供了强大的工具。
通过相似合同变换,我们可以进一步简化二次型的表示,使得其更易于理解和分析。例如,在简化矩阵A的案例中,我们首先观察合同变换基C,发现其列向量长度均为1,两两正交,但方向未正。通过C的变换,我们得到矩阵A简化为标准形B,表示为A'=B。这使得我们能够更直观地理解A简化后的具体形态,例如其为以特定向量为中心线的椭圆柱。
在简化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根据A的子式计算椭圆柱在水平面上的截线,以进一步了解其几何特征。这一系列分析步骤使得二次型的几何性质得以揭示,为科学研究提供了直观而深入的理解。